谁掀开了电动车的遮羞布
由于不同标准中对测量电动车续航的严格程度不同,所以测试结果各不相同。以续航数值来看,NEDC>WLTP>EPA。换算方式为NEDC续航数乘以0.7差不多为EPA续航数,WLTP续航乘以0.9差不多为EPA续航(估算值,并不绝对准确)。不过即便是最为严苛的EPA续航数,其实也会与实际续航里程有差距。 注:中国采用的是NEDC标准(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欧洲驾驶循环),欧洲采用的是WLTP(Worldwide Harmonis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欧洲提出的轻型车测试循环)标准,而美国则采用的是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国环境保护总署)标准。 可谓是“宣传仅为参考,一切以实际为准”。 如果仅仅是宣传续航和实际续航不符也就罢了,其实表显续航中也有“古怪”。 首先,如果厂商懒省事,就直接将NEDC测试结果设定为最大值,或者添加WLTP续航数为备选项,然后根据测量剩余电量百分比,对表显续航里程进行变化。所以用户感知到的就是实际走的里程,明显小于表显减少的里程数。在这种模式下,每次充满电,表显里程数都会基本保持一致。 注:其中比较特别的只有特斯拉,采用的EPA续航测试结果为表显值,所以很多车主拿到车后表显里程就与中国官网上宣传的数据相差很多。 其次,稍微用心的厂商,表显里程并非为固定值,会根据近期车辆使用情况,计算一个相对平均值,对表显续航进行调整。比如近期一直激烈驾驶,充满电后表显续航就会少于一直平稳驾驶。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用户更加直观感知以自己驾驶习惯还能行驶多少里程。但由于用户并不了解这个原因,就会导致让用户产生电池衰减或者续航“缩水”的错觉。 除了专家或者以这些信息为生的汽车编辑,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很难了解或者理解上述这些信息。 由此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车主对实际续航的认知就如同“薛定谔的猫”,“量子态”的实际续航让用户完全捉摸不透自己的真正自由活动范围能有多大。 更别说在冬天低气温下,“缩水”的续航不仅会让用户活动范围减小,还会连带产生充电排队等诸多更多的麻烦。 以限牌城市北京为例,全北京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在40多万量左右,而目前全北京充电桩(快充、慢充)统计数量仅为20万个,即便抛去一部分“换电”的出租车,仍有大量运营车辆每天都需要充电,这就会直接导致充电桩不够用。 当然,无论从驾驶体验和使用成本角度,还是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纯电动车是大趋势这无可厚非。但是不完善的测试标准、厂商的技术差异、充电设施的数量不足,都在真真切切地“冰冻”着电动车主的内心。 如果你身处南方城市,那么恭喜你,你只需要考虑低温性能之外的“麻烦”就行了;而如果你身处北方城市且在限牌城市,那么很不幸,在购买电动车之前,请认认真真的做点功课,不然你就有可能是充电桩旁边那个最靓的“军大衣哥”。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