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120天后,影院如何度过七年来最冷的11月?
访问: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44元 11月23日,中国影院复工行进至第一百二十七天,全年票房突破159.72亿元,朝向200亿目标奋力前进。截至22日,11月仅收获13.26亿元票房,距离去年11月的35.96亿有着超过20亿元票房差距,甚至与2014年11月还相差11亿元,近七年最冷的11月即将诞生。 如果本周新片《一秒钟》《疯狂原始人2》再无亮眼成绩(单周5亿元票房以上),11月票房则难以突破20亿元,到时候今年11月也将成为2015年以来最低单月票房(自2015年1月起,停工期不算,未有单月票房低于20亿)。 《一秒钟》剧照 进入11月之后,尤其是近两周表现,惨淡之状与7月份刚复工水平靠近(上周工作日票房不敌7月复工周末票房)。可目前全国影院复工数量和营业成本早已经是当时的几倍。整个11月,全国影院又到了勒“死”裤腰带过日子的情况,大部分影院的营运机制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我了解到影城单日票房几千、几百、挂零的都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惨淡)情况都有,这就是11月全国(影院)的状态。”上海某影城经理向壹娱观察介绍。 传统意义上“冷档期”的11月,在无好莱坞大片暖市、无国产大片坐镇、无经典复映片暖市以及“黑马之姿”影片无口碑等情况频发的今年,显得尤为寒冷。今年入冬后还存有的疫情复发的可能性,也让业界蒙上一层阴影。 “不过,现在心态已经和刚复工时不一样了,处理经验也比较充足了,还有十天左右,咬咬牙再熬过去呗。”该经理继续表示,影院复工四个月前后,影院人对待冷门档期上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对近在咫尺的12月充满信心。 七年来最冷的11月 11月本就是传统冷门档期,与每年的4月、9月份一起同时处于票房末流,如2019年全年11月排在第10、2018年排在第9、2017年排在第12。在该档期前后,国产大片基本分兵10月国庆档、12月贺岁档以及来年春节档,所以整个11月只能由好莱坞大片和腰部国产片撑起大盘。 壹娱观察整理了近七年来的11月份票房成绩。2014至2017年,11月份整体票仓全部由好莱坞大片撑起,仅有个别国产片入榜月票房前三。整月票房在23到28亿元之间徘徊。 2018年迎来史上最强11月,腾讯影业参与的好莱坞大片《毒液:致命守护》成就单月16亿元票房,同时首个现象级国产黑马影片《无名之辈》问世,助力当年11月票房达37.36亿元,历史首次超越10月国庆档。到了2019年,国产片继续发力,《少年的你》凭高口碑斩获6.9亿月票房,同时多部进口片也在推波助澜,成就单月36亿元票房。 连续两年的亮眼表现,让11月份逐渐产生活力,并形成“好莱坞大片稳定输出+高口碑国产黑马影片持续爆发”的独特档期魅力。 “近两年11月的表现,确实让我们对11月有了一层期待,但我们也知道今年不一样,好莱坞大片没了,又没有国产大片定下来,复映片也没更上,其实早已经有了准备了,但现在这样的效果,还是惊讶得我无话可说。”某二线城市影城经理对壹娱观察说道。 需要先交代的是,11月上映的新片数量并不少,距灯塔上映日历显示,11月有51部影片上映,高于今年9月(49部)与10月(38部),且国产片相较于9月题材更丰富、数量更多、卖相更足。 可纵观目前11月整体票仓分布,还是由10月末《金刚川》的4亿元、《我和我的家乡》1.3亿元的余热撑起40%票房,11月新片仅有上周末的《除暴》突破亿元票房。 这也导致11月前半月全国影院仅产出票房8.76亿,较去年暴跌55%,创下2013年以来的同期最差表现。第二周(全年第45周)3.6亿元周票房,也是近五年来排在末尾的单周表现。11月19日,大盘跌破2500万,再创《八佰》上映以来的新低…… 好莱坞大片的缺失是今年11月票房惨败的重要原因,由于北美疫情严重,《神奇女侠1984》《黑寡妇》等头部大片纷纷避档,在此情况下,北美引进片《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野性的呼唤》以及日本批片《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成了当月的进口片前三,三部影片累计仅1.88亿元,市场并无过多期待值。 《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剧照 更重要的原因,具有高口碑潜质、有望成为黑马的国产片《风平浪静》《热血合唱团》《除暴》等均遭遇口碑危机,并没有形成口碑势能。这或许与青年导演集体扎根犯罪题材却无创新内容有密切关系,少了早期的题材红利,在越发审美疲劳的观众眼中,成为高口碑的黑马作品更加困难。虽上述影片票房成绩相较自身投资也许并不亏本,但无法成为暖市之作。 往年11月成功模式失灵,即使业界多次呼吁重视“冷门档期”,国产大片仍无“奇兵空降”。另外,11月份上映新片数量并不少,这也导致经典复映片不会登场暖市。 传统意义上来说,冷档期的工作日片票房在5000万元以上下,周末维持1.5亿元以上,如无上述好莱坞大片以及高口碑国产片加持的情况下,工作日将下跌至3000万元,周末维持在1亿元。 而今年11月已经工作日跌破3000万元,多周周末日仅在亿元徘徊,从而整体上形成超级冷门档期。毫不夸张地说,近七年最冷的11月、近五年最冷单月即将诞生。 除了上述原因外,今年11月电影市场还有一个重大阻因,疫情反复的影响。时不时某地区出现病例的消息登上热搜,也在刺激观众神经。 那么,疫情的危机与走入影院的观影人次是否有直接关系,在最冷11月的档期期间,影院艰难度日,当倒退至复工初期的票仓表现,影院从业者又是怎样的心态? 影院从业者心态趋于平和 随着最冷11月即将诞生,除了票房最冷之外,相应的11月整体观影人次也降至冰点,截至22日,仅有3724万观影人次,相距2014年少了将近一半左右。 无好莱坞大片、无国产大片、剩余国产片无口碑以及无经典复映片当然是主要原因,但同时疫情导致的环境因素也必然需要探讨。 进入11月以来,天津、上海、安徽阜阳、内蒙古满洲里等多地先后出现疫情反复。11月初,电影市场还保持着工作日100万左右观影人次,双休日则200~300万观影人次。但疫情的反复,无疑使得观影人群更加谨慎。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