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冲击波:谁的灾难,谁的机会?
另外北汽、上汽、吉利也都纷纷与芯片厂商联手,入局芯片市场。北汽产投与Imagination集团共同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吉利集团与Arm中国合资建立了湖北芯擎科技;上汽与英飞凌合资组建IGBT企业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新造车企业中,理想和蔚来均已搭建自动驾驶团队,并开始了自动驾驶芯片自研进程。 而地平线等一批非汽车行业企业也瞄准了汽车芯片。 地平线在2019年8月推出征程二代,成为了国内首款车规级AI芯片。今年9月,地平线发布了新一代高效能芯片征程 3,支持 L3-L4 级自动驾驶,此外地平线还计划推出性能更为强劲的车规级AI芯片征程6。 今年以来,汽车芯片行业也迎来了政策的利好。2020年9月19日,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发起的“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目标是推动构建完整的关键汽车芯片自主供给体系和内循环格局,保障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国内汽车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芯片国产替代进度并非一蹴而就。由于涉及到车辆安全问题,车规级芯片制造工艺和可靠性等方面要求较高,而且还需要严格的测试,这些都需要时间。 不过好的一面是,虽然目前国内的芯片虽然与国外水平仍有差距,但也正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比如比亚迪、杰发科技等企业已经开始打入了产业链。 太多人在期待中国汽车芯片逆袭的那一天。 作者 | 张吉龙 编辑 | 安心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