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芯片荒”冲击波:谁的灾难,谁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0-12-11 08:40:51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活动]阿里云“企业飞天会员年终盛典”:新户最高可得1212元红包 淘宝双12超级红包领取入口:每天最多领3次 最高1212元 前两天他拍了一个停工的视频,画面中,一个偌大的车间仅仅开了几盏灯,在灯光的边缘,几辆生产到一半的车架也静静地趴在生产线

“有的厂商订单很紧急,等不了排队,只能从现货平台高价买”,杨洋表示,这些现货平台的订单来源往往有些不可言说之处,比如有些采购方的采购人员会在下单的时候多下一些,一部分是其所在的公司需要的,还有一部分就是给现货平台的订单。

采购人员多下订单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手段,一方面可以给现货平台供货,另一方面还抢占了工厂的产能,导致有些企业拿不到产能时被迫转向现货平台。

芯片代工厂成最大赢家

而从根源来看,芯片代工厂们成为最大的赢家。

台积电今年前10个月的营收同比增长明显,增幅均超过了10%,最高时更是达到了53.4%,前10个月的营收已超过了去年全年。

台积电预计,其2020年的营收在452.3亿美元到455.3亿美元之间,较2019年增加100多亿美元,同比增幅超30%。

另一家代工厂联电的财报也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其合并营收同比增长19.8%。市调机构集邦咨询发布的预测,联电四季度营收约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在A股上市的芯片代工厂商长电科技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87.63亿元,同比增长15.85%,盈利7.64亿元,同比暴增520.17%,

在资本市场上,芯片代工厂们的股价也创出新高。12月7日,截至美股收盘,台积电股价报收106.39美元,总市值5518亿美元,年内市值涨幅接近90%;而联电的涨幅更为惊人,超过了250%。

联电最近一年股价走势图

在A股市场,芯片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长电科技、杨杰科技等公司的股价在年内也上涨了超过100%。

“芯”机遇

随着汽车对于芯片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汽车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面临着新的变化。

过去,车载芯片被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等传统汽车芯片巨头把控。但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涉及到与用户交互越来越多,因此之前在消费领域的芯片巨头比如高通、英特尔、英伟达也纷纷切入汽车芯片市场。

以高通为例,其涉足的汽车芯片包括车机芯片、自动驾驶芯片等领域。

在车机芯片领域,2014年高通发布602A车机芯片并与奥迪等车企签署了合作,2016年又推出了820A车机芯片,在目前销售的不少车型比如小鹏P7、理想ONE、比亚迪唐EV、路虎发现运动版都搭载了这一芯片。

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2017年的时候,高通首次披露了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的计划。并在当年9月,高通推出了9150 C-V2X芯片,可允许汽车与汽车或信号灯等基础设施之间互相沟通,并能与5G和其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传感器兼容。2016年12月,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向高通颁发了加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许可。

2019年初,高通发布了自动驾驶平台Snapdragon Ride,支持L1到L5级别的自动驾驶,高通表示,到2023年,他们的汽车芯片将用于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当中。

在初入汽车芯片领域时,高通采取了收购的策略。2016年,他们发起了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宣布以3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恩智浦(NXP)半导体公司,不过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一交易最终失败。

相比之下,英特尔成功通过收购进入了这一市场。2017年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并与英特尔的自动驾驶事业部(ADG)合并,形成新的自动驾驶部门。

这一收购让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前进了一大步。2019年,自动驾驶芯片成为英特尔最大增长的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6%,占领全球辅助驾驶芯片市场70%的份额。

2020年4月,英特尔宣布,Mobileye的EyeQ芯片已经卖出5400万枚,被搭载在全球超过5000万辆汽车上。

通过GPU业务切入,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2015年,英伟达发布了Tegra X1打造的全新智能汽车处理平台DRIVE PX。2016年9月的英伟达对外公布了比Drive PX更先进的Xavier平台,称其可以提供L4自动驾驶能力的技术。

2019年,英伟达又发布了面向汽车行业的Orin,单片运算能力可达到每秒200TOPS,性能是Xavier的7倍,能够覆盖从 L2 级到 L5 级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将于2022年开始量产。

在国内,今年9月,理想汽车与英伟达宣布达成合作,旗下汽车将搭载英伟达最新一代的Orin系列芯片。

除了消费电子芯片巨头跨界,在国内也迎来了国产替代的机会。

目前,国内汽车芯片主要以进口为主。据万联证券,国内汽车芯片进口率高达95%,其中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ADAS等关键芯片均被国外巨头垄断。

11月26日,在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上,长安汽车采购中心总经理闵龙提到,由于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产大面积中断、营收剧减、经营恶化;停工及资金链紧张,导致部分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出现涨价潮,如硅金属、电子芯片等;贸易战造成部分企业被制裁,芯片、电容等卡脖子件存在断供风险,关键部件自主可控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恩智浦、英飞凌、瑞萨、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保持汽车芯片厂商的前5名,这五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达50%。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不过近年来,国内厂商也纷纷在汽车芯片领域开始发力,其中包括部分汽车主机厂。

比如比亚迪。2004年,他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2005年,比亚迪组建了IGBT研发团队,正式布局IGBT产业。到了2008年,又以1.71亿元收购了中纬积体电路(宁波)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2009年9月,比亚迪第一代IGBT芯片研发成功。到目前为止,其IGBT芯片已经更新到了第四代,月产能达到5万片,预计到2021年可达到10万片/月。

2019 年,比亚迪在国内车规级IGBT 模组市场份额18%,排名第二,仅次于英飞凌。

因此,在此次大众汽车受到芯片不足的影响时,比亚迪表现淡定,称公司在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产业链,不仅可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

2020年5月和6月,比亚迪半导体完成了A轮和A+轮融资,吸引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入股,总融资金额高达27亿元,估值也从75亿涨到300亿元。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