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放贷的AB面:年轻人正在被网贷掏空
王超对深燃分析,大厂拥有流量、用户,有做金融的场景优势,实力强的巨头更有核心的风控优势。疫情之下,蚂蚁的不良贷款率从2019年的1.5%上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9%。截至今年上半年,京东白条整体的不良率已上升至1.21%,半年前,这一数字为0.57%。这两家都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消费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63%,略高于信用卡的平均不良水平。 另一方面,这些大厂不用考虑用户留存率。因为你只要开通了它的这一项业务,就进入了它的用户池。“几乎不会有人特意去注销,因为操作非常之复杂。”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更关键的是,金融是大厂生态里可以高效增值和转化的业务,支付、借贷和理财,其实是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系列动作。“用户在你平台上用的功能越多,那就证明越离不开这个平台。”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赚钱之外,更关键的是,金融对增强用户粘性和提升活跃度有奇效。 监管来了。 11月2日,酝酿两年多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终于发布,明确要求,严禁跨省经营、联合贷款出资不低于30%、额度不超过借款人年均收入1/3。最后一项直接对准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机构。 王超告诉深燃,“这三项,蚂蚁都要调整,其他大厂更需要调整,而且工程量都非常大”。 过去,蚂蚁可以靠两块本金通过金融杠杆,放出100块贷款,收18%的利息,赚18块,现在必须出16块,才能放出100块的贷款,定期额最多只能拿15块的利润。新规之后,蚂蚁的本金年收益率从八倍降到一倍。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对于蚂蚁,牺牲点利润限制不住他发展,网络小贷新政的限制是头部几家机构能承受住的,长远去看,对蚂蚁们是一种利好。 这就是监管和大厂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形态发展之快,创新业务之多,监管机构要考虑其中风险,这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监管一定是有底线思维的,需要在创新和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王蓬博称。 “就算有一天路被堵死了,花呗们还能想出新鲜的玩意,去赚钱的。”王超称。黄大智同样认为,未来还会有像美团月付这样的新晋选手加入大厂放贷组,因为即便是单一场景下的超级APP,金融空间也是无限大的。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