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国家邮政局: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发布时间:2020-10-18 17:11:35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阿里云推出高校特惠专场:0元体验入门云计算 快速部署创业项目 以下为《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六版)》全文: 一、坚持做好预防工作 1。提高防疫思想认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

13。邮件快件处理场所。高风险地区处理场所要尽量保持通风,每隔4小时全面消毒一次,每隔4小时对工作人员测温一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对进入处理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并减少内部人员聚集和接触。中风险地区处理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对进入处理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并减少内部人员聚集和接触。低风险地区处理场所要经常通风,根据需要进行消毒;对进入处理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并减少内部人员聚集和接触。

14。企业内部办公场所。高风险地区公司机关、客服中心等办公场所要尽量保持通风,每隔4小时全面消毒一次,每隔4小时对工作人员测温一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对进入办公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实行弹性工作制,间隔安排工位、座位,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中风险地区办公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对进入办公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间隔安排工位、座位,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低风险地区办公场所要经常通风,每天全面消毒一次;对进入办公场所人员一律进行测温,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

四、加强人员健康防护

15。落实联防联控要求。邮政快递从业人员个人健康防护、生活环境卫生和揽投服务环节防护措施,要落实执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指南》相关规定。

16。优化寄递服务模式。邮件快件揽投人员在揽收、投递邮件快件前要与收件人电话联系,确定交接方式。投递过程中应当与收件人尽量保持距离,减少身体直接接触。提倡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投递邮件快件。邮件快件揽投人员要主动向用户提示、解释邮件快件在时限及外包装等方面可能受到的影响,争取用户理解。邮政快递企业要认真做好客服工作,及时处理用户服务质量投诉和邮政管理部门转办的用户申诉,妥善化解消费矛盾纠纷,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17。保持服务过程卫生。做好揽投服务工具的清洁消毒,对邮件快件运输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进行重点清洁消毒。尽量减少直接用手接触楼梯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备和设施;如有接触,应及时做好手卫生。

18。明确应急应对措施。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疑似症状时,应主动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前往医院的路上和在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从业人员发现自己接触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当及时主动报告单位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五、妥善应对疫情反弹

19。做好防范应对准备。持续关注新闻舆情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建立应对当地疫情反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本企业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最新要求,并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生产调度准备。

20。强化应对处置措施。认真执行地方政府针对疫情反弹特别是聚集性疫情所采取的升级管控措施,组织做好生产作业场所封控和从业人员疫情排查、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工作。加强从业人员应对疫情反弹紧急教育动员,严格限制人员聚集活动,加强人员行动轨迹管理,实行“持证上岗”“持健康码上岗”等管理措施。强化生产作业场所和运输车辆等装备用具通风、消杀工作。

21。维护行业稳定运行。适时发布消费提示,有效引导用户需求,争取用户理解支持。及时向所在地邮政管理部门报告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配合邮政管理部门协调争取车辆通行、末端投递等方面政策保障,努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持续提供寄递服务,维护生产稳定运行。22。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充分发挥行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积极对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着力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和基本生活物资寄递运输保障工作。

六、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23。保障企业生产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24。维护寄递渠道安全。严格执行寄递渠道安全管理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防禁寄物品进入寄递渠道。

25。切实维护行业稳定。深入研究分析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困难和影响,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管理措施,维护企业网络稳定运行,维护用户、从业人员和加盟网点合法权益。

七、完善支撑保障措施

26。加强防疫工作保障。保持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持续运作,认真执行人员管控、健康监测、场所消杀等措施,为从业人员配备口罩等必要防护用品,严防发生聚集性感染事件。

27。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配套工作方案,根据当地分区分级管理要求,动态调整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处置。

28。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积极适应各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调整经营管理和生产操作方式,保障生产操作正常进行,维护寄递渠道畅通。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