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互金如何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

发布时间:2019-11-05 17:55:46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赵一洋
导读:近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农历新年金融行业首个重磅政策文件:《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文件对普惠金融的先锋互联网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互联网

因此,在高成本、高风险、低盈利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普遍采取“揽储为主,谨慎放贷”的经营策略,也就是政策文件中经常提到的“抽水机”效应:农村地区的储蓄资源难以在本地形成信贷投放,反而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乡金融资源的不均衡。

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优势

由上文分析可知,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上遇到了三大障碍:高运营成本、高信贷风险以及市场机制扭曲。而互联网金融在克服这三大障碍时,有其独特优势: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大幅降低农村金融运营成本带来希望。

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亿人,网民普及率为55.8%,相比2005年的1.11亿人增长了5.95倍。其中,农村网民超过2亿人,网民普及率为36.2%,相比2005年的1931万人增长了近10倍。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接受金融服务的形态,农民使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工具的次数和规模也大大增加。手机正在取代银行物理网点,成为农村金融新的基础设施。

二是金融科技的不断引入,有望降低农村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提高风控效率。

例如,苏宁金融已经开发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黑名单共享系统,对于改善农村地区征信覆盖不足问题具有建设意义。此外,宜信在农机租赁领域引入了GPS、流量秤、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时将千里之外的农机具的地点信息、作业状态信息等数据搜集上传到云端,并且使用大数据分析来动态监控贷中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从商业模式创新阶段向金融科技创新阶段转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兴科技逐渐成为行业标配。随着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不断深耕细作,新兴科技将改变农村金融的整体面貌。

三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将改变农村金融的商业发展逻辑。

传统金融机构更多将农村金融业务作为政治任务来看待,因此创新动力有限,缺乏激励机制。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则更多地将农村金融业务真正视作生意,因此在创新动力和激励机制上具备优势。从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领域的普惠路径来看,都遵照着先“普”后“惠”的发展规律,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更为灵活的市场定价和产品创新来保证农村金融业务在商业层面的可持续性。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

从主体上看,目前在农村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有三类机构:

一是以阿里、苏宁易购为代表的电商群体,主要探索农村电商与农村金融的生态整合道路;二是以新希望、大北农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龙头,主要是结合自身的农业产业链资源优势布局农村金融业务;三是以宜信、翼龙贷为代表的P2P公司或者以农分期、什马金融为代表的助贷机构。

从商业模式来看,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可分为线下尽调模式、场景分期模式以及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面作个具体解析:

1、线下尽调模式

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早期也是从线下尽调的传统模式开始起步的,而且目前仍是主流模式之一,翼龙贷、宜信的农商贷等都是采取该种模式。

受制于客户行为数据化程度不高、征信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在农村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条中,包括前端获客、信用评估、贷款用途追踪及贷后催收等关键环节,对于传统线下尽调操作方式仍然非常依赖。

以宜信的农商贷为例,为开展该业务,宜信以线下网点为单位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客户经理队伍。客户经理需要承担信贷营销人员和风控人员的双重角色,他们不仅负责开发客户,还要针对每一笔贷款申请进行入户实地尽调。

在尽调过程中,需要两名客户经理同时在场,共同收集客户的软信息和硬信息。软信息包括客户的居住环境、言谈举止、家庭成员以及生活生产情况,有无不良嗜好,以此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硬信息则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包括家庭、职业、资产、收入、资金用途、经营能力在内的全面量化调查,进而对客户的现金流做全面的分析,按照标准流程编制简易版的“资产负债表”和“购销损益账”,评估核算授信额度。

虽然该模式看上去“笨重”,运营成本较高,但在实践中显示了不错的风控效果。中和农信就是一家采用该模式的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其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蚂蚁金服参与战略投资。根据中和农信2017年年报,该公司2017年共发放贷款41.15万笔,合计86.23亿元,放款量增长29.68%。平均单笔贷款额度约为2.10万元,86%的贷款额度在3万元以内。截至2017年底,中和农信共有在贷客户38.2万户,贷款余额59.41亿元,增长36.41%。M1逾期率仅为0.94%。

虽然该种模式在贷前尽调环节还无法摆脱对于人工的依赖,但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十分注重在贷款审核和贷中监测环节部署线上化数据运营平台,该模式正在向O2O方向进化。此外,家家乐等平台还在探索将上述线下尽调环节进行线上众包,以降低人工低运营成本。在未来,这种略显传统的信贷模式还会有广阔的进化空间。

2、场景分期模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信贷资金用途的控制,降低信贷风险,并且提高农村客户的贷款意愿,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上述线下尽调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农户生活消费及经营方面的借贷需求,开始探索场景分期模式,例如针对农资、农机等生产资料分期购买需求的阿里旺农贷、农分期,以及针对农民出现需求的什马金融等。

其中阿里旺农贷为自建场景模式,阿里自行搭建农资电商平台,经销商等销售主体入驻平台,网商银行基于农资电商场景提供代付类消费性贷款服务。

互金如何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