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那些转型影视的上市公司,如今都在比谁亏得多

发布时间:2019-11-05 01:33:35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江宇琦,鹏翔
导读:中国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开餐馆的、做金属管材的、卖五金的、放烟花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案:都变成了影视公司。 2014年的4月,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在微博上调侃上市公司转型影视文化业务。当时恰逢国内电影总票房连续多年上涨,而资本市场上影视概

伴随着去年文娱公司整体的大跌,ST中南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7亿元,同比下降 36.4%,其中文化娱乐行业的营收为3.62亿元,同比下滑逾六成,文化娱乐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从2017年的64.74%降为37.36%;其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下降817%。同时,由于公司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等,ST中南计提了超过15亿的商誉减值准备,这也成为公司亏损额超过20亿的主要原因。

从2017年至今,ST中南的股价从高点的10.2元最低下滑至只剩1.53元,市值较最高峰时期缩水超过90%,目前公司仅剩25亿市值。对于大幅的亏损以及公司的后续发展,中南文化的实控人陈少忠则在今年中南文化的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有考虑将一些效率不好的文娱资产剥离,当然也要看价格。”

那些转型影视的上市公司,如今都在比谁亏得多

中南文化近两年的股价表现

另一家从工业制造转型影视的公司去年的业绩也经历了大跌。鑫科材料原本主营铜加工、稀土等复合材料,2014年开始,鑫科材料先后筹划了5次并购重组,涉及影视文化、旅游、汽车服务等多个领域,除了2015年13亿元收购西安梦舟影视成功外,其余4次均告失败,最终公司也更名为梦舟股份(600255.SH)。

更名后的梦舟股份在影视业务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公司2015年完成拍摄的作品《足球之恋》一直到现在都仍未上映。而去年公司净利润-12.6亿,同比2017年下滑939%,公司计提9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同样也是公司去年业绩大幅亏损的重要原因。

无独有偶,6年花了超过80亿大举并购19家公司转型影视的捷成股份,当初因为压中《战狼2》与《红海》,一度被当成转型影视公司的典范。去年捷成股份同样计提了8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净利也大幅下滑超过90%,而公司账面还有超过47亿的商誉。(点此阅读:当初压中《战狼2》,如今业绩崩盘又裁员30%,这家公司发生了什么?)

转型的公司中,最成功的或许要数北京文化了。这几年来,北京文化每年都能压中电影市场的爆款,从2017年的《战狼2》,到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再到今年的《流浪地球》,都是票房超过30亿的票房大爆影片,而且北京文化的股价也屡屡因为压中这些爆款而在电影上映期间暴涨。

那些转型影视的上市公司,如今都在比谁亏得多

北京文化的爆款作品

不过,虽然每年都能压中爆款,但北京文化却更多像一个资金炒作标的,在一浪接一浪的炒作之中,北京文化的股价也越来越低——2017年《战狼2》上映后,北京文化的股价高点一度达到过22元,如今则只剩9.9元,两年时间市值跌没了一大半,如今只剩70亿。

北京文化的成功转型更像一个个例。翻开2018年的年报,众多当初轰轰烈烈转型的公司都在2018年交出了一份业绩大幅下滑的答卷:当初主攻水泥业务的当代东方,2018年净利润-16亿,同比下滑1559%;原本做纺织服装的鹿港文化,2018年净利5609万,同比下滑80%;乳业业务为主的皇氏集团,2018年影视业务收入占比只剩13%,但是净利-6.2亿,同样与其他转型公司一样大幅下滑,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186%……

表面光鲜的影视业,其实风险特别高

原本风光无限的跨界玩家,为何转眼之间就纷纷陷入到了困境当中?很多公司在年报中总结时,都将原因归结为了“影视寒冬”、“行业不景气”、“政策和监管的变化”。但其实大环境的变化更多是“推手”,而在现有的影视产业模式下,光鲜亮丽很多时候只存在于表面,高风险才是影视上游公司需要面临的常态。

2018年,内地票房总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的609.7亿,并且涌现出了6部票房20亿+的电影,看似一片红火,但即便抛开计提商誉减值的影响(点此阅读:民营影视公司,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内很多影视公司的业绩还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甚至亏损。

事实上,虽然很多电影的票房收入动辄有好几十亿元,但是能为单家出品公司带来的收入,往往都不足票房的十分之一。

按照我国现行的分账政策(点此阅读:电影院和制片方之间是怎么分钱的|眸爷科普③),一部电影的全部票房在扣除税和专项基金后,剩下的部分(约91%)将由院线、片方(出品+宣发)共同分成,而最后真正能装到出品方口袋的可能只有总票房的25%。因此一部票房10亿元的电影,100%投资占比的出品方也才能分得2.5亿,更何况现在很多影片背后出品方动辄多达十几家,所以小一点的出品方或许只能分得几百万元的收入。

以头部内容公司光线传媒为例,根据灯塔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光线影业、霍尔果斯青春光线影业等子孙公司参与出品的电影总票房超过了70亿元,同时还参与了大量热卖影片的发行工作,包括《唐人街探案2》《一出好戏》等。

那些转型影视的上市公司,如今都在比谁亏得多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