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内功:你凭什么说自己的产品必火
“我只关心自己为什么需要LV的包,而不会太关心LV怎么做包”。 (4)制造用户模版 引导用户使用,就得先模拟用户使用后的效果。 再好的产品,干放在那,也不会引来大面积的使用。 前文提到的airbnb,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摸索后发现,只是在自认为的需求人群中寻找目标用户,很难形成市场。 于是他们找了一些互联网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民间明星体验民宿,再让他们把这些体验故事展现在社交网站上。很快就引起了轰动效应。 正在看文章的各位,你有没有印象。微信刚上朋友圈这个功能不久。类似《17岁少女如何靠朋友圈月入超百万》的文章出了很多。也正是看了这些类似的文章,从此你的朋友圈多了很多做微商的朋友,可能还包括你自己。 还比如:好多人因为看了《告诉你专车司机是怎么月入4万的》等文章,自己成了专车司机。 以上二者都是认为创造并影响社会共识的典型事例。 人们无法认知到某个抽象的新事物,能给自己带来的什么好处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制造出一个或多个用户模板,让准用户认识到可以从平台上获取什么样的价值,以此作为使用的诱因和参照。 后记:没有社会共识的产品终将沦落, 只顺应社会共识的产品会被动。 互联网创业的根本是“创新”, 也就是创造新的社会共识。 如今互联网运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创业推动力隐藏: 全球范围内,创业成功的比例仍不超过1%。这其中,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其中有着类似的逻辑。人们却难以洞察,依旧重蹈覆辙。 而一切的偶然都是有隐形的推动力,伊卜生帮你发现那些隐藏的推动力。 2.运营策略缺失: 常规的自媒体、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方法漏洞很大。 a.自媒体:充斥了太多浮夸的内容, 表面吹嘘的《我是怎么5个小时写出阅读10万+的文章的》、《起好名字你就成功了一半》等文章不绝于眼,却难以让受众找到模板化的方法。 b.互联网产品: 常规的讲运营策略的内容结构: ASO应用市场策略: 安卓市场..... APPstore...... SEO...... 预装..... 活动策划、事件营销.......等等。 很多都是散乱内容的罗列或是只分析了表面现象。 关键的是: 其一,此类内容大多是讲被动营销的手段。 在没有达成社会共识之前,被动式的产品策略难以取得成效。 其二,在没有达成社会共识之前, 单纯的扩大品牌露出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运营成本高得吓人,转化率低,而且抱着从众心理下载的用户卸载、跳出率又超高。企业白白消耗金钱只得到了一些虚空的数据。 3.平台运转困境 “平台化产品思维”。 很多人期待平台自动化运转,却不得不靠给用户奖励、补贴维持运转(学滴滴)。 可能的局面: a.承诺了不给:丧失信用。 b.承诺了给了,一旦不给就会停止运转。这就是伪需求,虚空的市场。 c.要持续的给,要么烧光自己的钱,要么烧光投资人的钱。 创造社会共识是产品能自行运转的前提。 “我的产品解决了一个用户痛点”。 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圈,很多人喜欢拿用户"痛点"说事。事实上,所谓的痛点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存在,即便存在它也通常处于静止的状态。你能发现的,别人也能发现,与其一门心思认定所谓的痛点真的存在,不如静下心创造真正的用户需求点。 PS: 产品可以是有型的,也可以是无型的。 本文所论述的产品概念 不是非得特指一款APP、一个网站或一件商品。 “它可以是一种思维、一项技能或是一种沟通方式”。 有型的产品决定发展的下限,开发了APP只能算是有了思想的载体。 无型的产品决定发展的上限,没有APP承载的思想未来可能性也许更多。 因此,没有特定载体的思想不一定不是好产品。 而缺少运营思想的载体一定不是好产品。 请勿抄袭,盗版必究 作者:伊卜生,微信号:kangjian0705。微信公众号:Ibsen2020。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