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手机成往事:沦为小众品牌 还能支撑多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8日,李楠用iPhone手机推送了一条微博消息,正式宣布已从魅族离职。 就在前一天晚间,他的前老板,魅族创始人黄章在魅族社区揶揄他“不断亏钱的就是费财”,犯了众怒,魅友们纷纷跑到社区里大骂黄章不惜人才,情商又低,骂到他删帖才作罢。 无怪乎黄章被骂,当年魅族创始人之一白永祥离职,魅友关切询问老白去向,黄章意有所指地说:“你想他就去原价买他的pro7好了”,被魅友嘲笑气量小,容不下人。 偏执、自负,已经成了黄章甩不掉的标签,随着李楠离任,黄章身边能堪大任的人才已寥寥无几。 今年5月,在魅族确认完成来自珠海市国资体系基金的注资后,黄章亦做出回应:“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做大股东,太累”,言语中渐露疲态。 在华米OV四家头部厂商格局已定的当下,已沦为小众品牌的魅族,还能支撑多久? 这些沉重的话题,至少李楠不用再去操心了。他在微博中说,以后还是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做真正的品牌,获取心智份额,希望能和一群有趣的人,做点与众不同的事。 这位曾缔造了魅蓝品牌的中年人,从魅族的纷扰中抽身而出,人生就此掀开新篇章。 从科技媒体主笔到魅族副总裁 李楠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河北承德读了6年中学,后回北京参加高考,考入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后被合并进北京工业大学)。大学时期的李楠,以做课后作业为乐,他的作业条理清晰不逊老师,经常以此“把妹”,大学生活过得潇洒而快活。 毕设之时,老师让他为一家日本互联网公司做研发,他却找来三位同学组队在办公室里打游戏,将项目一事抛之脑后。 等到日本人要来验收成果了,有些C语言基础的他,把自己憋在家里对着一份完全看不懂的日文文件,苦苦思索应对之策。结果发现,这份架构的文档虽然不完善,但完成度很高,怀疑日本人为了规避知识产权,抄袭了美国的框架,遂找来当时所有主流的美国互联网框架一一进行比对,最终发现与美国Struts的框架相似度很高,于是他下载好这一框架的全部文档和代码,写了一个Demo之后转换到日本人的框架下面。 日本人对这份Demo非常满意,等项目正式上线之后力邀他到日本工作,为此他一度推掉华为和MOTO的工作机会,远走日本一呆就是八年。 这八年来,除了日常工作,他就以笔名KKK为爱范儿供稿,文字既有腔调又犀利,09年写就一篇《iPhone可有设计哲学》,被广泛转载。这篇文章后来扩散到魅族论坛,被黄章看到,惺惺相惜之下,向李楠抛出橄榄枝。2012年,李楠以移动互联网高级总监身份加入魅族,成就一段“伯乐遇到千里马”的职场美谈。 彼时在李楠眼中,黄章“纯粹”而又“姿势漂亮”,是业界大神人物,所以从加入魅族那一刻起,他就怀着极大的工作热情,频频为魅族发声。2013年他接过魅族原副总裁莫翠天的位子,统管营销和销售业务之后,更是在各个场合为魅族站台,同时充分发挥“连呼吸都在营销”的天分,做出一系列“卡慢丑,小米造”等碰瓷小米的案例,魅族品牌声量,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李楠对魅族的另外一大贡献,是创立了魅蓝品牌,2014年这款口号为“青年良品”的新品手机一出世,便受到魅友热烈追捧。在后来的岁月里,魅蓝撑起了魅族大部分的销量以及声量,也在黄章亲自操刀下,历经独立、合并等闹剧,最终卒于2018年初秋。 2018年3月,李楠最后一款操刀的魅蓝E3亮相,高通骁龙636处理器、5.99英寸18:9全面屏、全系6GB内存的配置,让它成为魅族一年多以来最具竞争力的中端产品,李楠也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费财”,然而魅族羸弱的供应链,导致这款本该大卖的机型,长期处于缺货状态,最终没能“一鸣惊人”。 2019年1月的一天,李楠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直播发布概念机魅族ZERO,被外界调侃为“史上最寒酸的手机发布会”。这款产品选择了众筹的方式,最终10 万美元的众筹额只完成了45%,众筹宣告失败之余,让外界怀疑魅族陷入资金链危机。 这也是李楠在魅族的最后一次亮相。几个月后的魅族16S发布会上,魅族副总裁助理万志强代替李楠发布新品,倏忽之间,天地均已转换了角色。 在魅族这七年,无论是作为首席宣传官,还是救火队长,李楠游走于黄章失控般的组织架构调整中,主导的魅蓝系列手机给魅族撑起了些门面,如今随着他离去,恐怕魅友心目中的那个魅族,也就此消弭于历史尘烟之中了。 魅族“三剑客”消亡史 近些年来,魅族爆发了数次危机,几乎每次都是源于内部剧烈的人事震荡。 2014年春节前后,魅族原副总裁、UI设计总监马麟带着一批骨干跳槽加盟乐视,时任魅族总裁的白永祥险些一同离开,最后黄章妥协答应拿出20%股票分给高管和员工,这才稳住了军心。 声称“有一点点遗憾,大彻大悟得有点迟了”的黄章,随后高调宣布回归魅族。彼时小米气势如虹,给魅族造成极大压力,黄章有意通过融资抗衡小米,做大市场规模。不过,散漫惯了的黄章,回归之后当起甩手掌柜,将融资事宜都安排给李楠,后者扫遍了上百家能投几千万人民币的投融资机构,最后在阿里高管王坚和纪纲的撮合下,获得阿里旗下杭州魅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杭州魅投)融资,同时A轮其他2家投资者海通证券旗下的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海桐信兮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分别入局。 从2015年初拿到阿里5.9亿美金投资,并签下出货量两千万台的对赌协议那天开始,命运之手似乎就将魅族推向了“崩塌”边缘。 口袋里装着数亿美金,魅族内部开始疯狂扩招,产品及业务线也愈发混乱,往日“小而美”的品牌调性变得粗犷而张扬。这一年,中低端品牌魅蓝,拉动魅族手机整体销量暴增350%,跨入2000万台关口,跻身国产手机十强。 春风得意的黄章,在网上抖出雷军涉嫌“借鉴”魅族产品的旧事:“当年雷军隔三差五就来我办公室喝可乐,作为小米的老师目标前三是必须的,不然我都不好意思出门”——嘴炮打得很响,却不知危局已悄然而至。 盛极而衰的魔咒,很快降临到魅族身上。 扛着2500万台的KPI压力,2016年魅族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发布十几款新机(见下图),然而严重依赖联发科处理器的机海战术再加上与高通“交恶”,导致魅族产品线无比混乱,也让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出现严重偏差。仅2200万台的销量,直接将魅族挤出了全球出货量TOP5,之后魅族口碑声誉迅速下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