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C2020上海站】UCloud优刻得王凯:新基建助力在线经济
2020年8月27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第二站“IDCC2020 长三角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让任意地点的观众随时参与,实现了一场真正同时覆盖全球的行业盛会。 在本次会议下午的演讲环节,UCloud优刻得基础架构平台线副总裁王凯先生以《新基建助力在线经济》为题与会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演讲。 UCloud优刻得基础架构平台线副总裁王凯先生 王凯: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凯,来自UCloud,一家云计算公司,首先感谢IDC圈的邀请,使我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做一点点的交流和分享。其实这次交流和分享挺感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IT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说,我们公司一直深入其中,听桂总讲,我觉得我们正好是中间一层,我们是做应用,上面是IDC,我们做应用。 但是从IDC本身的数据中心产业来说,我们还比较新,我们自己的机房也好实际上都比较新,在这个产业里我们更多的好像是客户,我们之前站在这个环节上,一般我们讲是需求,但是这个环节我到底讲什么?我思考了一下,我就分享一下UCloud在整个新基建和在线经济发展当中我们的布局、定位和整个我们对新基建产业的思考。 我自己做的业务比较杂,管过研发,做过网络,做过数据中心,做过运维,我觉得技术的角度来讲太散了,现在我讲这个议题就更宏观一点。 首先我用这张图开始我的分享,众所周知,今年2月份、3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整个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非常深厚的变化,继而引发了国际贸易、整个产业,像餐饮、出行、交通、贸易这些业务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业务都影响很大呢?在云计算厂商数据看起来不是,有一些业务发展很好,就是整个在线产业,很典型的像哔哩哔哩、视频、无人配送,大家以前没有想过的把整个手机上用的随申码、健康码数据打通,今年上半年中小学全部是在家授课,上海使用比较多的是小黑板,这些业务在3、4月份迎来了蓬勃发展。 看一下我们自己的定位,我们说是在线经济背后的公司,介绍一下UCloud,我们是2012年成立,是国内称之为知名的云计算企业,中国云计算行业兴起是2010年,整个AWS产业在国内兴起。我们坚持几个原则是中立,我们不会涉及客户业务。这里面涉及一个背后的潜台词,我们欢迎和希望跟广大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也希望和生态伙伴在上下游建立完整的解决方案。 2016年转为全内资架构,E轮获中国移动的投资,我们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整个公司构成5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我们整个IaaS、PaaS、AI大数据服务平台都是自研的,2020年1月20日正式登陆科创板,春节后我们就迎来了疫情。 整个UCloud的布局战略分为三个方向,第一我们做的最好最深的还是称之为云计算产业,其实在中国是发展比较长了,整整十年了,但是云计算根本的技术能力和架构不断演进,我们有一些相关的产品在业界做得比较好,我不知道这里分享大家能不能理解,这里讲云主机、内核热补丁等等跟基础设施相比更偏上层应用,但是恰恰是从客户及应用中间隔着一层,我们是实现客户即插即用。 比如说在线迁移技术,基础设施整个以数据中心为主体,对客户提供服务,所有客户的业务需要迁移的时候,就需要客户自主自发的做迁移工作,云平台是让客户做无感知的在线迁移。我们做的最成功和最多的根本不是在一个数据中心内部让客户从某一台物理机迁移到另外一台物理机,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把一个数据中心迁到另外一个数据中心。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迁移的数据中心有7、8个。 第二层重点的业务是大数据,云计算提供了基础算力和整个底层的CPU硬件的支持,数据是未来整个信息化的基础,整个大数据平台,数据仓库、数据搜索和数据处理系统是未来企业必须的,这个共同构建了大数据产品线,希望为技术提供数据支撑,上层需要应用,结合产业深度,这个不是100%能够触达的,但是我们愿意跟客户一块触达,共建这个产业平台。 第三是AI。我们把我们整个战略三位一体称之为CPA战略。 这个是UCloud的全球布局,作为一家云计算公司,更多的寻求合作伙伴的合作和支持,合作是相互的,我们在整个从数据中心或者是云平台构建到现在位置,我们在全球总共是32可用区,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都有我们的数据中心,我们布局相对比较广,我们从2018年开始,整个出海战略基本上是中国国内企业出海,包括“一带一路”,包括非洲、南美整个企业的延伸战略,我们一直提供这样的支持,我们的理念就是客户在哪里,我们的机房就会部署在哪里。 我们下层的支持需要整个IDC圈朋友们的支持,我们下面的数据中心还是以租赁为主。我们构建的还有边缘计算节点我们称之为CDN,我们已经个将CDN节点扩展,数据中心是不是越大越好?不是,有些需要大,有些需要近,这个是基于业务场景的需求演化成自己的需求,除了32个可用区作为数据中心以外,我们有500个边缘计算节点,除了CDN的分发,我们有25T的视频流量的分发。 说到云计算还要考虑到应用,最本质还是数据的发展,其实云计算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最本质是因为IDC信息化和信息化产业快速的发展,这个产业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认为大家能达成一致的就是数据,数据领域有一款产品比较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称之为安全屋。比如说我们的手机,大家的移动轨迹,比如说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其实归属都不是随便拿出来的,但是往往某些场景之下,我们很多场景需要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一些想要的策略,但是这样子怎么操作呢?我们设想一个构思,我们将数据放到一个黑色的纱箱,数据的使用者和数据的拥有者都在这个里面运算,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构建未来数据流通的模式,我们称之为安全屋,这款产品延伸出去,加上大数据和AI智能的产品,我们共同推进整个城市大数据公共平台的构建。这里放两张图,在上海和厦门,我们在其他城市也在推进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希望推动整个开放式数据平台的构建。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