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20深圳站】深圳燃气张静:新基建时代的的智慧能源布局展望

发布时间:2020-08-13 19:06:51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

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让任意地点的观众随时参与,实现了一场真正同时覆盖全球的行业盛会。

在下午的5G主题论坛上,深圳燃气信息中心总经理张静先生为在座嘉宾作出了题为《新基建时代的的智慧能源布局展望》的主题演讲。

深圳燃气信息中心总经理张静

深圳燃气信息中心总经理张静

张静: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新基建时代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思考。给我的题目是《新基建时代的智慧能源布局展望》,我个人结合我这个行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新基建这么热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这个行业下一步的思考。

我看IDCC这个活动,也是越办规模越大,所以也可以看到新基建确实已经非常热门。

首先从新基建开始。我们都知道今年有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就是国家做了一个“新基建”的部署,这个部署我们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主要的部分包含三大基础设施和七大重点领域。

三大基础设施: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可能今天大多数参会者都属于这个行业。这里面又包含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新的技术设施,主要是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为主的算力基础设施。二是属于我们这个行业,我们把自己归为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应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我们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基础设施进行转型。我本身未来是往融合基础设施方向发展,包括智慧能源方向。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一些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具有工艺性的设施,政府科技设施、基础设施方面。

七大重点领域我不讲了,大家都很清楚。

国家出台了新基建政策后,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举措,包括上海制定实施了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改革措施,包括贵州提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看到我国已经基础建设的投资,未来会更加偏向新基建领域。

看一下新基建的规模。这也是我从网上找的资料,中商产业研究院提供的。

当前政府立推新基建,主要的目的是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的设施。预计在今年新基建的规模会达到3.3万亿,跟去年相比会增长26%。预计到2025年新基建的规模将达到6.25万亿。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高的,可以保持年均15%的复合增长率。

再说一下我们对新基建的理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推出新基建这样一个重大的政策。我们认为有三个逻辑:

1、经济逻辑。包括今年新冠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战,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加大。同时肯定需要刺激经济。这次国家面向数字基建,推进创新与数字结合的驱动经济方式,跟以往传统基建有明显的区别。以往“铁公基”,现在是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投资模式。

2、政治逻辑。我们有深刻感受的是中美在加快脱钩,尤其是有些方面确实已经被卡脖子了。华为前段时间说到9月15号之后就没有自己生产的麒麟CPU了。从政治层面国家也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逻辑。

3、社会逻辑。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基础建设行业,确确实实也遇到了经济增长的瓶颈。下一步怎么样去继续发展,我觉得是结合一些高新技术,像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促进它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来提升整个传统基础设施。

这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的数据,新基建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中国过往的产业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是以往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新兴产业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传统产业已经到发展的瓶颈了,效率不足,有规模但没有效率,需要加强在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成本控制三方面。

在新兴产业方面中国走得非常好,像消费互联网已经走到中美差不多可以并肩的层次。

从能源角度来看看对于高新技术应用的不同阶段,从早期的技术积累到技术引入,到融合发展,相当于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产业跟新技术不断融合的结果,现在已经走到了智能调度技术,智能能源网,能源互联网方向。这也是给我们比较传统的产业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讲一下我们的思路,我们现在也提智慧能源,甚至往智慧化转型。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1、思维非常重要。要从整体公司战略角度考虑。不仅仅是当成一个信息化的项目。我们今年开启了“十四五”的规划,我们把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作为三大核心战略之一,已经体现了集团未来的发展思路,不仅仅是IT的,以往作为一个信息化战略,现在上升到集团公司的业务战略。

2、场景非常重要。我们都有非常好的技术,但往往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场景进行落地。据我们了解跟交流,技术和场景间有一个鸿沟的。技术讲我非常厉害,我什么都能做,但你能给场景带来哪些改变?一般的技术提供商也说不出来。把技术应用到场景里,能让场景彻底发生改变,也是一个关注的重点。

3、技术。我们认为云大物移智会对传统行业带来增量的化学反应。4、我们认为一定要强调数据的核心驱动作用。阿里提出DT时代转型,恰恰强调了数据对于未来往智慧能源方向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作用。最终还是要靠平台来落地。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智慧能源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主要的核心发展业务是两大块:

对内的业务,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包括提升客户的服务,提升整个安全管理的水平,提升企业运营绩效,包括降本增效,以及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

对外的业务,我们认为是智慧能源时代可以拓展的业务。我们从内部发展也希望借助这个时机走出去,我们想打造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把生态上的合作伙伴都纳进来。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培育新兴业务。我们知道有数据可以去挖两个矿,这个矿里可能蕴含着很多新的也的机会,商业的模式。最终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构建能源生态体系。给客户、各类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赋能,把生态做大。

我们认为未来要打造一个业务数据可视化,以及决策能够实现智慧化辅助决策,能够实现安全隐患与作业点提示,这里面包含热门的数字孪生概念,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打通,有实时的监控及预警。这是我们希望体现的效果。

我从这几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智慧能源布局方面的思考。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