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20深圳站】圆桌共论:5G下的产业互联网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13 19:05:43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

龙策景:我分享一个案例。比如我们在做手机时,就会碰到很多手机代工厂。代工厂的客户都是世界上顶级的,他对代工厂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他所有的产品和定单都是来自于全球各种各样的门店,还有他在全球电商上To-C的客户,他每天收集过来的定单可能有几千万,会快速把这些定单分解到它的代工厂。这些定单是要配置的,有不同的颜色,内存条是多少,屏幕多大,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配置,很复杂。需要系统,这种系统要快速分解全球过来的几百万、几十万、上千万定单到不同工厂。要求工厂三天内把货发出去然后用户收到。中间的过程非常复杂,像全球的品牌手机厂家,要求每一个产品要一次性通过,一次性通过率就是做这些产品,如果有十个工序,任何一个工序出了问题这个产品都不能再往下走,立马作废。即使这个产品本来就有一点点小毛病,返工以后实际上没有影响,这也不行,就是品牌手机厂家对于代工厂的要求。这样下来如果有十个工序,一次性通过是非常难的,任何一个工序如果有99%的合格率,最终下来只有不到90%的合格率,这样你的成本压力会很大,根本不赚钱。我们的系统在通过优化流程,对它的每一个工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实施预警。这样就不用担心了,整个通过率在做的过程中,客户对我们产品非常满意。

我们2015年就做的这么一件事,这个事情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我们就做两个事情:一是梳理工厂流程,另外是对数据采集过来做分析。提升工厂两个问题: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主持人:智能化工厂,未来制造业特别需要一些智慧手段赋能。

刚才您提到您的项目案例,它的投入跟产出比,因为这个不太好衡量,投入可能是前期一个主要的投入,由你们团队来承担,后面运维的费用,在运营环节成本就节省下来了,对吗?

龙策景:我们这款产品在国际上有一个行业标准,基本上你做完这个产品,整体库存肯定会降低至少30%以上,产品的一次性通过率也会提升至少20%,成本的降低40%以上肯定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这套系统,根本做不到,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亏在哪里。

主持人:像这套系统,它的前期投入大吗?如果工厂改造需要上这样一套系统。

龙策景:投入还是要根据项目范围和做多少工厂。因为大的集团可能工厂有上百条生产线,这样投入会比较大。一般的客户就十几二十条生产线,如果要用国外的产品,基本上都是要一千万以上,如果是用我们公司的产品,就在两三百万。

主持人:性价比相对来说比国外同等的技术高。

龙策景:是的,如果是更小型的企业,投入也就在二三十万,因为我们是可配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如果企业规模还没有达到那么高,没必要所有的模块都上,把你的物料管起来,品质整个制造过程管起来就行了,不用做很深维度的开发。

主持人:感谢龙总。杜总,我觉得中国铁塔承担的是新基建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工作。这几年从建设到运营行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杜江萍:我们这几年建设和运营都趋于整体,从运营商手头接过来,我们也打造了全国一张最大的网。我们这200多万个基站都分布在全国各地,比较分散,它的维护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自己也基于平台做的维护管理平台。所有的基站、机房都是线上可管的。

现在是5G建设,站址数量比以前多3倍,耗电量也是之前的3倍。单靠我们通信行业,确实压力非常之大。政府在这方面也连续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包括我们也不仅仅依赖于自己去建设,也充分发挥社会的一些资源,包括各级政府都开放一些政府资源,免费给我们做基站,包括电力塔,我们也签了战略协议,也开放给我们挂载基站,包括公安这几年建的一些监控,也会作为通信的站址资源。现在比较热门的是智慧灯杆,以后5G在市区的密集程度到200米左右有一个基站。这么密集的情况下,单靠屋顶加建可能还不行,所以也要通过路面灯杆方式做。广东也在住建厅指导下,去年提出了智慧灯杆的建设标准。

主持人:未来灯杆是多功能的,除了是灯杆还是5G基站布在上面,比较轻盈的实现。

杜江萍:对,基站加载包括政府各个部门的监控都可以都可以在同一条灯杆上实现。

主持人:太期待了,以后手机就不用担心去到哪里有信号死角了。

杜江萍:对。今年开始大批量建,上半年全国才建了20万个,因为我们说的是物理站址,我们做20万个,三大运营商就相当于有60万个了。但我们现在有200多万个基站,所以5G建设工作量非常大。

主持人:对,未来三五年还是持续高速的发展阶段。

杜江萍:对,有持续完善的过程。

【发展展望】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四位嘉宾,最后一个问题请四位嘉宾简单用几句话总结一下您对5G时代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展望或者期待。

陈新胜:刚才视频连线郑总,我就觉得如果现在是5G,可能效果会特别清楚,因为刚才我听时也确实听得很辛苦,可能在现有状况下,没有5G时,这就是最直观的体验。在将来5G的应用不仅仅是大家视频通话,更多是在物联网上的应用。说回任正非先生说的,用5G的费用可以让空客飞机降低17吨荷载,17吨,如果拉人能拉多少人,它的效率会提高多少,是不可想象的。5G时代到来,必然是伴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5G真正结合时,不管是城市、园区、社区还是各种应用,应该效率提升在10倍以上。这是我个人的期待。

龙策景:因为我一直跟制造业打交道,我认为5G未来对中国的高端制造和高端装备的发展,绝对是非常非常利好的消息。制造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了制造业以后,我们才会有上面的游戏、金融、投资,以前基本在低端制造业,这十年逐步往高端、中高端走,5G的到来对未来高端制造和高端装备绝对是像插上翅膀一样,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谢谢!

杜江萍:5G已经建成的情况下,数据量也会大爆发,所以我觉得今天的会议是非常及时的。因为5G无处不在后,它的大带宽、低时延,会产生非常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估计大家全部是在摄像头之下生活了。我们现在跟各个行业在做一些应用,包括国土的监控、领域的监控,都在我们基站上搭建了摄像头,目前要通过专线才能连上来,还是比较不方便。但如果在5G条件下,站址数量又翻了几倍,应该是无处不在。

主持人:不仅仅是消费时刷脸,出入海关也刷脸。

杜江萍:大家基本无处遁形。

主持人:郑总,请您最后谈几句您对5G时代下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展望,您觉得未来几年会是怎么样的发展态势?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