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20深圳站】圆桌共论:5G下的产业互联网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13 19:05:43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

中国企业出海需求前景怎么样?肯定很好。哪怕你是供应商或者技术公司,最近很多中国朋友来找我,说可不可以了解一下亚马逊、微软、谷歌他们到底用的是什么技术,还有新加坡另外一家数据公司用的又是什么技术等等,甚至我公司自己用的是什么平台和技术。我最近有一家中国发电机企业,他们也找我们来了解。所以我觉得机会很大,亚马逊在印尼做了第三个比较大的点,这个点是500-600个机柜,在印尼大概有1800个机柜。接下来谷歌也进来印尼。微软一直在新加坡做,但因为最近形势的问题,现在看到的比如数据分布到边缘数据中心,这件事正在亚太区发生着。比如微软也在想我要怎么样更好的部署我的数据。而且经过这几年数据的变化和用户的习惯,比如疫情期间,运营公司的宽带和容量要更多,因为疫情在家里的时间已经多,变成一天24小时都很繁忙,因为大家24小时都在在线看东西、做东西。这是一个趋势。我看到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比较关注东南亚。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国电信在菲律宾已经拿到第三牌照,所以可能已经如火如荼的推出他们的服务。疫情有稍微缓慢一点,但也有很大的举动。大家也清楚中国移动,在新加坡有东南亚最大的数据中心,接下来他们会跟着BAT继续扩张,他们会把网络做得更好,好让中国企业出海时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这是我们所看到的,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刚才Jeffrey 带来一个很大的资讯,现在除了国外巨头亚马逊、谷歌包括自己国内的运营商,包括BAT,都开始盯紧东南亚数据中心建设的市场,未来整个前景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在场的企业家朋友们也可以多关注这块,有些需要沟通的,可以线下再跟Jeffrey做对接。

陈总,您刚才提到之前碧桂园的潼湖小镇项目,去年咱们的大会就在潼湖小镇。一年过去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过智能化的升级,最直接带来的一些增效主要是体现在哪些地方?

陈新胜:通过城市的建设,对传统城市、园区、社区运营,从现有能拿出的数据看,整个人力成本大约节约20%-30%,能耗成本节约5%-10%。这是最直观的,同时不是特别直观的效率能够提升50%以上。

主持人:我能不能请您描述一下,因为这个场景可能您会更加熟悉。比如我们进来潼湖小镇,从下车开始,能不能分享几个场景,究竟是怎么样提升了智能化、节省了成本?

陈新胜: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些是比较体验性的,有些是实用的。比如体验性的,刚下车有无人车,在园区里提供接驳,大家可以在固定站点摆渡。另外是我们要买东西,潼湖是新建的地方,买东西不是特别方便,我们有售卖机器人,只要你招手就可以停下来。这些是服务大众的。

还有管理增值的,比如你进来时,我知道你的车牌或者你直接告诉我你的车牌,进来时系统会告诉我说你已经到了,我就会下楼迎接你。

还有内部管理的工单系统,原来处理一个工单要两三天时间,现在一个工单系统出了故障,同时派单完成了,处理一个工单正常半小时搞定。这都是对管理效率有巨大提升的。

主持人: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的案例。

陈新胜:对。

主持人:我了解碧桂园的潼湖小镇像是一个实验型的小镇,很多底层的东西都是新做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规划。

但我比较关心的是现在在5G时代的产业互联网,对于我们传统的,比如刚才您提到物管行业,都算传统的服务业。这块的赋能前景是怎么样的,探索有没有一些案例?

陈新胜:说到我们做的潼湖科技小镇,我们自己也评估一下,我们认为现在打分只能打到70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评估之后我们认为可以做得更好。现在我们提出一个“千帆计划”。为什么叫“千帆计划”?也是听了任正非先生之前说的,利用华为的5G技术,可以为空客320飞机节约17吨的荷载。对社区、园区来讲,我们要给园区、社区甚至城市基础设施配置这样一个单独的大脑。我们这个大脑不同于现在讲的城市大脑,我觉得一个城市不应该只有一个大脑,而应该有无数个大脑。我们认为每一个园区、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的管理系统,都像一个小帆船一样,我们希望它们是相互竞争的,所以提了“千帆计划”,我们希望将来每一个园区、社区都有一套独立的系统,独立的大脑,能够服务于园区、社区。像任老先生说的在这种情况下,让园区的建设和管理能够模块化。

我今天要一个东西,放一个东西通过5G传输集成起来,这个大脑给它发号指令,就能够实现我们最终的管理效率。这是我们团队现在正在做的,也需要像杜总铁塔各个环节一起参与进来,我们一起来做。

主持人:刚才陈总透露了一个很大的商机。碧桂园旗下公司提出的“千帆计划”,我的理解是用新一代产业互联网技术去为传统社区赋能。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全中国多少人口,尤其是东南沿海这一带,我个人感觉从意识上包括居民的接受度到很多技术,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基础,所以推广起来可能也不是特别遥远的事情,非常期待。

龙董,您刚才透露之前您一直在比亚迪担任CIO,12年。

龙策景:对,负责信息化。

主持人:我听说您在比亚迪时已经对200多个项目进行过智能化改造,由您主导的,后来因为有了一些积累,所以您也大胆出去创业了,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

龙策景:是的。因为在比亚迪12年的过程中,比亚迪整个集团的信息化基本上是我带着我的团队设计和交付。这里面包括比亚迪所有的基础设施、通信、网络、信息安全、数据中心,系统包括ERP,用SAP的ERP。整个系统都是我们带着团队完成的。

主持人:您是比较早就涉及到用信息化赋能传统产业的一个经历,包括您后来出来创业的,目前您的公司已经用信息化技术赋能项目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龙策景:我出来以后主要是抓住智能制造,因为中国大部分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像比亚迪、华为、中兴、迈瑞这种大的集团型公司,因为他们有团队,能对自己的信息化做一个设计和部署,但大部分中国中小型制造业没有这个能力,一定会依赖外面的合作伙伴,然后做这块的工作,而且这块工作相对是非常专业的,所以有时候企业如果招一堆人过来,成本会比较高。从性价比来讲还是请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比较好。

主持人:对,您刚才提到的就是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在面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化改造的痛点,可以这么说吗?它的人力成本包括技术条件都是非常有限的,还是需要外界的专业团队赋能。

龙策景:是的。

主持人:能不能跟我们分享几个由您来主导的对智能制造赋能的成功案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