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市场需求旺盛 却难普及?

发布时间:2020-08-12 17:38:3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智能制造网|0
导读:这几年,交通运输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无论是客货运车、危化品运输车、商用车、公共交通车等都发生过重大事故,追溯原因,跟司机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有较大的相关性。 今年3月,深圳广深高速发生一起油罐车起火事故。在交管部门事后调查油罐车的车载监控时发

  这几年,交通运输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无论是客货运车、危化品运输车、商用车、公共交通车等都发生过重大事故,追溯原因,跟司机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有较大的相关性。

  今年3月,深圳广深高速发生一起油罐车起火事故。在交管部门事后调查油罐车的车载监控时发现,肇事司机在车祸发生前一直存在频繁玩手机、收听及语音回复信息、嗑瓜子、抽烟等异常驾驶行为。从而导致其未能及时发现前方缓行车辆,避让不及时发生事故。

  今年7月7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更是引发全国关注,司机先是缓慢驾驶,随后就一脚油门,将满载乘客的车辆驶到对面车道,然后立即冲下湖,导致车上多人伤亡。事后经调查发现,是司机的主观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在这两起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公*部等部门就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比如,要健全完善公共交通的安防制度、综合运用新技术和传统技术、预警预防预控安全风险,大力推进车载视频监控产品在车辆安全与营运监管领域发展等。

  这些措施,其实早在这两起事故发生之前,就有发布过。那么,问题来了,车载视频监控产品从诞生之初到今天,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它的技术水平和方案究竟发展到了哪个地步?是否能从事后追溯发展为事前预防?

车-550-1.jpg

  01、5G、AI赋能车载监控,从“单一录像”走向“功能集成”

  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市场需求旺盛,为何却难普及?

  车载视频监控,作为视频监控行业的子行业,将地面固定场所的视频监控功能应用到移动的车辆上,是视频监控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

  相比于商业、工业、社区、家居及平安城市等固定场所的视频监控,车载视频监控需要在复杂的车辆工作环境下(如车辆高速移动、持续振动与冲击、高低温、恶劣电源、人为破坏、防水防火等),保持良好的图像处理和智能分析性能,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较高。

  车载视频监控主要服务于车载移动场景的各类商用车辆,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辆、渣土清运车辆、环卫车辆、校车、警*及货运车辆等。

  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着技术发展,车载监控从基本录像功能,如今发展到集成GPS/BD定位、集成3G/4G传输,再到如今集成AI人工智能功能,可对驾驶行为进行分析和预警。

  车载监控,从模拟到数字,再到高清网络,技术原理包含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

  车载监控视频的针对性图像采集,需要自适应白平衡技术、快速自动曝光技术、敏感区域编码技术来提升和改善图像的适应性。

车.jpg

  另外,从传统的视频监控到现在的智能视频监控,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其独有的作用。

  通过人工智能对海量视频的学习和分析,使得视频监控系统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防”转变,实时、主动发现并提醒安全风险。

  锐明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设备布防结合系统预警进行主动预防,利用路面感知和驾驶员行为识别技术,可提供驾驶员状态监控,安全驾驶辅助,盲区检测等多种智能视频监控功能,对高风险的路面状态及驾驶行为可识别、可干预,尽可能消除疲劳驾驶等道路安全隐患,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告警信息及告警证据会实时上报,实现告警有据可依,通过平台数据分析,推动实际管理行动,达到有效预防公共交通安全事故产生。

  而同属车载监控领域的锐驰曼,目前产品模块主要包括音视频监控录像,北斗GPS定位,3/4G音视频传输,报警输入输出,视频客流统计功能以及主动安全辅助驾驶功能。

  其中主动安全部分,包括ADAS功能模块——车道偏离报警,前车碰撞预警,行人及非机动车识别预警;DSM功能模块——驾驶员疲劳驾驶预警(打呵欠,闭眼),打*话报警,抽烟报警,驾驶员分神报警等;BSD功能模块——车辆左右侧盲区视频分析预警。

  通过远程实施实时预览监控,异常报警(手动触发或者速度异常触发)及时上传,并通过AI技术对车辆行驶状态(车道异常偏离,前车碰撞),驾驶员驾驶行为状态分析(驾驶时抽烟,打*话,疲劳瞌睡,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及时进行音频提醒预警并向后台传输报警数据,对事故进行提前预防。

  还可以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判定车辆盲区是否有行人或者非机动车,并对驾驶员及时进行提醒,防止盲区事故的发生。

  所以目前的车载监控视频技术或者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对车内外进行音视频录像、对车辆位置进行查询、向监控中心后台传输数据以及预警,还可以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提前预警,避免事故发生。

  另外,即便在发生事故后,视频数据也不会损毁。针对起火或落水等极端环境,使用灾备储存盒相关产品来保障数据安全。

  据了解,灾备存储盒是一个类似于飞机黑匣子的产品,可以在工作状态下可对主机记录的视频数据做同步备份,它具备耐高温(1100℃,20min)和防水(100M水深浸泡)等特性,可在车辆燃烧和落水后等紧急情况下,尽可能完整保存车辆视频数据不丢失。

  使用此类产品可以做到对车内视频进行录像并且回传,监控中心可实时对驾驶员情况和车内情况进行实时预览监控,并可以在车辆异常行驶,比如异常的车道偏离进行预警和对后台进行及时的提醒和数据传输,后台可以在及时发现车辆和驾驶员异常的情况下,可远程对车辆进行断油断电的控制,并在整个过程进行录像和数据的保全。

  文章开头的那两起事故,如果车内安装了智能视频监控,事故发生的概率想必会小很多,同时,后续事故追溯也会有技术支撑。

  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大部分两客一危的商用车辆都没有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而只安装了普通录像功能的监控设备。智能视频监控在落地应用方面,还有不小的挑战。

  02、市场需求旺盛,为何却难普及?

  随着公共交通的客货运事业蓬勃发展,运输市场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却跟不上形势发展,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司机超速、疲劳驾驶、两客一危等违规驾驶行为是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为此,商用车辆在营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监管部门和营运企业对提升运营安全及管理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长。

  车载监控系统作为辅助商用车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其市场前景也被广泛看好,迎来稳定增长期。

  目前全球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仅约120亿元,按照全球3亿辆商用车,单车产品均价4000元,替换周期7-10年测算,全球商用车车载视频监控稳定自然替换市场规模达到约1200-1700亿元,行业远未达到天花板。

  与我国庞大的商用车保有量相比,当前的车载监控乃至是智能车载监控市场仍有着庞大的市场掘金空间。但是目前智能车载监控的普及率仍略显不足,商用车上大多采用的是普通视频监控。

  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一、被动接受:有企业认为,在车载监控市场中,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运营企业、驾驶员大多是被动接受,对更智能的视频监控技术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带来“监”而不“控”的问题。

  二、实际效果不及预期:当前的车载监控只要求安装监管设备,对于设备安装后的实际运行效果并没有太多关注,而这种向上的服务模式,没有落实到本源的运营企业一线管理中。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