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C2019】中国建设银行侯岳:企业级IT架构视图可视化与运维领域应用
2019年12月18-19日,第十四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作为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内知名的盛会以及IDC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政府和厂商等产业上下游的高效沟通平台,与会嘉宾包括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数千人。 以“智能运维与安全”为主题的分论坛于19日下午举行,中国建设银行运维数据中心业务经理侯岳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了《企业级IT架构视图可视化与运维领域应用》主题演讲。 中国建设银行运维数据中心业务经理侯岳 侯岳: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的侯岳,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企业级IT架构视图可视化及运维领域的应用”,这个课题是我们今年重点研究的课题,而且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突破性的进展,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我的介绍分三个部分: 首先介绍整个架构视图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建设银行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我们这样大型的业务比较复杂的企业来说,企业级的IT架构管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引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同时能够支撑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早在2017年建行就通过企业级IT架构管理的方法完成了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在整个管控过程当中也形成了一套企业级的IT架构资产,它是建行的核心资产和技术优势,是建行保持科技领先的重要特质,在传统的架构管控过程当中,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在这里主要是总结为四点,主要是三个能力和一个应用的问题。1、缺少架构的在线数字化能力,传统的架构视图一般是用线下的文档进行管理的,缺少线上化的标准化以及数字化的能力;2、缺少架构的闭环管控能力,我们的设计实施一般是两波人,架构设计完之后很容易出现落地困难或者落地出现偏差的问题,容易产生架构失控风险。3、展示交互能力不足,现在的架构资产很难从业务视角、场景视角、交易视角进行多维度的展示。正是以上3个能力的不足导致现在架构视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存在非常大的不足。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架构视图的建设,沃勒架构视图是利用可视化的技术展示IT架构资产以及运行态数据的全景视图,通过架构视图串联从业务规划、开发设计、测试投产、生产运维的全领域应用。可以说架构视图在整个IT建设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其实是整个业务和技术的框架,它重点体现了整个IT建设的数字化能力。所以它具有非常大的建设意义,在这里主要总结了四点:1、它提升了数字化的能力。2、助推IT系统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3、促进了运维模式的改进、效率的提升。4、打造了金融服务的新格局。 下面对整个架构视图的方法及原理做一个详细介绍。 架构视图的建设其实分为三步:第一步整个架构视图本身的建设,这一块主要包括1、架构视图原模型建设,架构视图数据的梳理。2、架构视图的展现,这一块要把架构信息进行线上化,同时以可视化的方法进行全景展现。同时架构视图还要与交易信息、监控信息、告警信息等等相关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接。3、在架构视图基础上要在多个应用场景进行使用。 下面介绍一下架构视图的设计原理。架构视图在建设过程当中首先是梳理了一套架构视图的原模型,这套模型包含两部分信息,一个是基础架构信息,一块是运维架构信息,基础架构信息其实是把建行的业务领域分成了场景,每个场景分成功能菜单,每个功能又是由不同物理子系统上面的服务通过交易的形式进行串接实现的,针对每个服务来说又与运维架构信息进行了串联,通过这个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服务是部署在哪个系统的哪个部署单元上、哪个部署实例上,这个部署实例又属于哪个资源池、那个机位、哪个U位、哪个机房,通过这套模型我们从最上层的业务到最下层的物理部署进行了串接形成了全景的模型,针对这套模型进行了抽象,抽象出了两套视图,主要是业务场景图、交易路径图。业务场景图其实是对业务进行了分类,是一组业务功能的集合。交易路径图是页业务场景图细化而来的,对应到业务功能菜单的颗粒度。 在模型和数据梳理好之后进行了架构视图的展现,如图是我们做的damo,我们的架构视图支持多层级展现搜索,支持业务领域、多维度、多层级多时间段的展现,支持视图和表格模式,支持关键信息进行快速搜索定位,还有一个系统的关系图。我们搜到一个具体的业务场景,它会给我们定位到具体的业务场景图上,场景图上可以看到一个业务场景由多个物理子系统通过交易线串接组成,每个系统上面会关联它的运行信息。 上面我们做了一个示例,监控指标及告警信息的展现可以动态展示告警信息,同时在上面可以察看告警信息详情。同时我们还可以察看具体物理系统的交易情况。给大家看一下交易信息的情况,同时架构视图还支持对于交易信息的展现,通过搜索可以搜到针对功能的单笔的交易跟踪,展示单笔交易的交易线。如图是业务场景图的展示效果。从图上可以看出,业务场景上面是有发起渠道的,串接了不同的逻辑子系统、下面的物理子系统,物理子系统到具体的物理系统,如图这是业务场景图。 下面是交易路径图,交易路径图是在整个业务场景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化,从放大的图上可以看到,上一个维度是到物理子系统维度的,下一个图到了服务维度,每个服务有相应部署单元的展示,这就是交易路径图。 在我们项目当中为了保证架构视图的数据能够变成一个常态化的管理,我们建立了相应的闭环管理的一整套流程,它能够在设计、开发、测试、投产等全生命周期内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通过版本控制、职责权限的明确保证这套架构视图能够比较有效的进行常态化的运转。大家也知道现在的银行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都是通过组件化的模式进行业务的串接,现在建行在业务架构上把业务分成一百多个应用领域,每个应用领域里面有几十个场景,每个场景有几十到上百个功能,所以它的数据量是非常大,如果还采用原来的架构设计的模式进行管理的话,相当于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也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下面我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一下我们整个课题主要的技术创新点。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