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中美云计算对比:创新者穿越巨头丛林

发布时间:2019-10-25 05:23:47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DoNews
导读:今年以来,美国掀起了一轮云服务公司上市的浪潮。短短半年时间里,超过6家云服务独角兽企业成功实现IPO。从市值、市销率等指标来看,大多数公司都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部分公司(如CrowdStrike、Datadog、Cloudflare)甚至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在这

有痛点,就有商业空间。沿着上述逻辑,可以发现,对于规模迅速扩大、客户需求多元化、高度动态演变的云服务市场,“巨头林立”远远不等于“寡头垄断”,“创新”、“差异化”,成为中小云厂商立足市场的重要锚点。

没有天花板的市场,是创新者的乐园

在国内,今年以来,企业服务领域成为了投资和创业的热点,从月度投融资情况(从天使轮到IPO)跟踪来看,企业服务领域的融资数量、融资金额均位居前三甲。企业服务正在国内掀起投资的热潮。事实上,处在后发位置的中国市场,正在上演着美国市场曾经发生的故事。

1.一个基础性的事实是,处于后发位置的中国云服务市场前景广阔、增速巨大。据Gartner的分析预测,从现在到2023年期间,我国云服务整体市场的CAGR达到29.1%,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云计算将与AI、5G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向各行各业深度渗透;到2023年,我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虽然成长迅速,但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市场的8%左右,这与同期中国GDP约占美国GDP的66%的现状差别显著。

2.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转型云计算。2009年,受AWS的启发和电商业务的实际需求,阿里巴巴率先在国内探索和布局云计算,阿里云就此诞生;2010年,腾讯携“开放平台”的理念,正式上线腾讯云服务;百度则是“BAT”阵营中较晚入局的巨头,直到2012年,才面向开发者开放云服务,2015年正式推出体系化的云服务产品;2017年,华为姗姗来迟,宣布成立Cloud BU,正式发力公有云市场。此外,电信运营商、外资云厂商等参与到云服务的市场竞争中。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的云服务市场,类似于几年前巨头纷纷入局时的美国市场,处于多方巨头混战厮杀的状态,基础产品价格战此起彼伏、产品体系还在构建和完善、技术仍在持续打磨。

3.诞生了一批在巨头之外独立发展、差异化竞争、客户群体稳定增长的云原生科技服务厂商,例如聚焦于云服务的UCloud优刻得、青云等,深耕CDN领域的白山云,融合型数据库创新企业PingCAP、大数据分析平台企业Kyligence等。

这些企业聚焦于差异化的技术和产品、致力于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在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并得到客户的认可,部分优质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或拟上市。我们也希望看到中国云计算市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更多的创业公司获得资本支持而加速发展。

中国云计算需要更多的创新者和远见者成长起来。“一个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期待更多的中国云服务商,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 百度智能云联合机密计算联盟,共寻数据隐私和安全流动解决方案
  •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商用5G工业模组 单片售价999元
  • 【行业盛会】感知世界 智赢未来——世界传感器大会暨博览会将于11月在郑州举办!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