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丨戴礼华:多云趋势下,如何释放云上生产力
我们向下延伸,在IDC和网络这一块往往是脱节的,而且在目前大部分的私有云,包括我们国内很多公有云的供应商,对基础IDC和网络的管理是很有限的,网络断了或者即将要断,网络有波动是不能知道的,数据本身就是隔离的,第二个是从IDC的稳定运行性,上层云的运行稳定性也是数据脱耦的,我们认为整个2.0的管理需要延伸,实现One IT、OneCloud,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运营。这是从管理的延伸。 第二个是理念的延伸,从智能型到服务型,到运营型的转变,就是规定部门里面要做什么,制度、职责的约定,服务是什么?我们要服务好业务部门作为一个导向,服务部门有什么需求我都尽量满足,到运行,它应该是叫市场化和半市场化,聚焦平台的价值,主动去调整适应规划以及主动创新,这个云平台的价值和能力。 第二个是理念的延伸。目前跟友商去谈都不会只谈技术云化的问题,不谈管理云化,客户的感受不一样,比如我建了一个IDC,我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现在客户有一个安全的设备要托管,这个算云服务吗?我需要安全架构,这个算云服务吗?在传统IT里面大家觉得这个不算云服务,但是就需要提供云服务,这个云服务不是技术层面的虚拟化或者云化,但是服务理念形式要发生转变,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理念。 新理念,我们也打造了新产品,智慧云管,也是助力多云释放云生产力。中国通服一直是致力于通信运营商的网络管理建设60多年,我讲的是管理这一块,因为我们整个通服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到平台的研发,以及到上层智慧应用的创新,都是一体化的。我们其实是帮助运营商做网络的整合20多年,从区、县、市以及到集团级的四层的业务整合,同时我们横向也帮运营商从传输数据网络十几个通讯专业进行大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管理了上十万种设备类型,我会讲到我们后面的产品优势。第二个是处理了至少超过2000+指令,管理了50万+的机架,打造了1000+种的创新型产品。积累了丰富资源管理能力、产品运营能力、业务开通能力、业务保障能力。 向下我们需要那样所有的异构资源,包括IaaS、PaaS以及到SaaS,以及到基础设施,向上能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能够屏蔽异构云下层的差异性。我们怎么屏蔽差异性?这也是我们中国通服所特别具有的优势,屏蔽下层,异构平台的优势。因为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异构资源纳管优势,向上是标准化的云服务,在这里稍微技术化讲多一点,我们为什么能够向下纳管这类异构?而且是低成本的?就像我们管理电信网络、运营商网络一样,我们需要冠以不同厂商的不同设备,如果每个设备分不同的类型和厂家都做开发,我们是不可能的,肆意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网络适配的引擎,我们适用指令的模式,我们要适配新的云平台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开发,我们直接通过配置化交付就能实现对新品的对接。 第二个,不同云平台对数据对象的抽象,对云产品的抽象是不一样的,这个怎么做?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们有非常精深的原数据管理能力,生产级的。目前大家提到很多的是讲分析型的原数据,但是我们是生产级的原数据,我们打造的是开放的PaaS平台,我们深度结合我们的PaaS平台,能够帮助客户实现可扩展、可定制,太技术,不讲了。这是我们整个的产品,最核心的我们希望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IT打造一个IT一朵云,从网络设施到业务平台、基础平台,以及到开放平台,以及到智慧应用,打造整个服务体系,能够同时帮助客户做整体的运营。我们中国通服在云方面的能力肯定不只是云管,只是我们今天讲云管,中国通服一体化的是建云、上云、管云、用云的能力,建、上、管、用的一体化能力,建云主要是基础设施这一块,包括在IDC工程,我们在全国是IDC工程做得最多的,整个中国通服。 第二个是IaaS平台,基于OpenStack,我们也做了OpenStack的发行版本。2015年我们就实现了通信运营商的容器上线,包括物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最上层整个应用体系,这是我们中国通服上层的,目前在智慧应用里面已经有20多个产品,实现了200多个案例的落地,基于这样的云架构打造通用的智慧化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整个建云、上云、管云、用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核心是建好云、上好云、用好云,谢谢。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