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 气象服务:春天来了吗?
“To B服务”也叫“企业级服务”,最常见的有四种方式,数据服务(DaaS)、基础设施服务(IaaS)、软件服务(SaaS)、平台服务(PaaS)。 To B服务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实现精细化运营,是产业生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欧美,To B气象服务市场份额在气象服务总体占比七成以上。而在我国,To B气象服务却是个新鲜事物。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气象信息市场不断开放,不少大公司和创业者跃跃欲试,To B气象服务的春天来了吗?近期观天者将奉上系列文章,与大家一起探讨。 啥是To B气象服务? 按照我国的划分习惯,公共气象服务按照对象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 对照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分类,公众气象可以算是面向消费者(To C),决策气象服务是面向政府(To G),“专业气象服务”与“To B气象服务”类似,都是基于“气象+行业”的应用技术,但两者之间又有较大差异: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看,我国的“专业气象服务”主要面向农业、电网、水利、电力、交通等国家政府部门及大国企,而To B气象服务则面向大中小各类企业; 第二,从服务产品上看,“专业气象服务”仍然以数据产品为主,平台产品较少,深度整合应用场景的平台更少,而大部分To B服务产品为深度整合应用场景、高度信息化的平台或软件; 第三,从服务主体上看,传统“专业气象服务”的提供方——各级政府气象部门不是企业化运作,具有稳定持续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和较为固定的客户合作关系,因此无需思考To B服务的商业模式问题,也不会面临目前To B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第四,从商业模式上看,“专业气象服务”没有形成定价机制,科技服务增值偏低,气象服务的成本和效益不是十分明确,而“企业级气象服务”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科技附加值较高,通过技术赋能企业,定量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收益,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ToB气象服务产业化布局一般包括:政府气象部门及互联网巨头提供平台型服务,包括数据存储、高性能计算、基础气象服务产品开发等;数量众多的ToB气象服务企业在数据应用端,负责应用场景和具体需求的对接。 目前ToB气象服务企业在美国和欧洲各有千余家,日本有上百家。在行业巨头无法全覆盖的一些细分领域,有机会形成规模百亿的小山头,打破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形成百花齐放的行业格局。 可以说,在过去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气象部门中,不具备To B气象服务发展的土壤。换言之,在未来气象服务社会化的大背景下,To B气象服务有无限可能。 To B 的B 在哪儿? 气象是“盐”,哪儿都需要。农业、物流、交通、出行、休闲旅游、体育产业、餐饮和零售业、工程建筑业等诸多行业,都可以借力气象大数据,完成管理升级、流程再造、服务创新和产业升级。 观天者以及公众号天机都曾对国外的To B气象做过介绍,这里再做一个干货盘点,方便收藏! 1. 天气+零售 行业痛点 目前全球大规模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麦当劳、星巴克、百威啤酒等,利润率已经很低,必须有效降低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备货、物流、营销等所有环节就进行科学决策,降低了成本提高收益。 商业案例 美国AccuWeather 美国Planalytics 澳大利亚WeatherZone 文章链接 节假日来了!如何抓住商机?天气助你一臂之力 风口来了Amazon go,大数据赋能零售业有片蓝海 零售业气象服务!在国内叫做,xxx气象指数 美国商业气象服务商Planalytics为零售商提供更为精确的销量预测方案 客户包括唐恩都乐、赛百味、可口可乐、百事、联合利华、海尔等 2. 天气+体育 行业痛点 足球、网球、滑雪、赛车、高尔夫等许多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天公作美,有时候谁得冠军裁判们还得看看各个运动员完成比赛时的气象要素,运动场馆维护管理、商业比赛安排也需要专业的天气服务。 商业案例 美国 TWC 为NASCAR赛车提供气象服务 美国 Windy 风场产品保护无动力滑翔运动安全 美国 Snowmaker 为冬奥等冬季项目提供人工造雪服务 文章链接 天气+滑雪 | 如果2022年北京没有雪,冬奥怎么办? 天气+足球 |天气铸就中超冠军!体育气象商机! 以颜值和实力著称的windy.com,最早就是为了服务一群爱好滑翔的小伙伴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3. 天气+交通 行业痛点 交通业是气象服务的大客户,航空、航天、航海、铁路、公路,对天气服务都有不同层次的丰富需求,包括数据、硬件、平台到产品。 商业案例 美国松下 提供机载观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服务 日本天气新闻公司 WNI 提供远洋船舶气象导航 文章链接 天气+航空 |松下真的开发出了最好的气象模式? 天气+航海 | 日本Weathernews的气象商业帝国 拥有800号员工的日本WNI 无论是其 To B 产业布局还是实际的营业额来源 大交通行业所占比例都举足轻重 4.天气+制造 行业痛点 对于制造业来说,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往往非常惨重,而虚假的天气预警造成的停工同样会造成巨大损失。对天气发生的潜势进行精确预报和服务,来进行生产管理,是制造业的刚需。 商业案例 美国AccuWeather的制造业服务平台SkyGuard 文章链接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