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座深圳,需要哪几步?
周的手机上,有一个正在测试的APP。除了能为业主开门、锁门,与物业总控可视对讲,无感出入停车场之外;它还能帮助业主监控社区游泳池、运动场等儿童和老人常去的公共区域,可以由业主来向访客发送进入社区的邀请二维码、乃至停车场无感出入码。"当然还有陌生人识别和危险行为识别。" 如今,公司的业务早已走出中海。社区、公寓、酒店、养老、写字楼甚至是公园、博物馆、连锁店等等,各类建筑空间业态都有兴海云服务的案例。客户要求的多样性,也促使着其服务的再进化。"我们选择和华为合作,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物管行业拼价格的痼疾,形成建筑空间运营的新生态。" 兴海物联通过与华为云捆绑,依靠大数据和AI实现了物业管理的质变。"场景丰富是必然的,过去是一个小区建一套系统,配一组硬件,现在是从云到端,从端到端。"硬件成本低了,服务效率高了,用户体验还更优化。"最简单的例子是可视对讲系统,以前都是楼下装键盘、墙里埋线、家门口安电话,不同的牌子的系统还不兼容,旧款设备坏了没处找配件;现在,都用自己的手机就行了。" 倘若你认为云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止步于物管服务,那便大错特错。围绕深圳人的日常,云技术正逐步深入居家生活,解决城市居民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居家健康。 深圳是座年轻的城市,也是座移民城市,竣理所在的社区便居住着许多"候鸟老人",他们也是对社区健康服务需求最旺盛的人群。 "要解决他们'院外'健康医疗服务的问题,就要充分利用云技术。"葛新科,是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他们的体质辨识仪、中医四诊仪、治未病服务系统等设备,已经出现在了诸多的基层社康中心。"大中型的设备进医院、社康,小型化设备跟着社区医生进社区、家庭。" 据葛介绍,2002年创业之初,公司便以中老年人用户为主要客户群体。随着与这一用户群体的不断深入接触,根据其实际需求,公司产品也在不断进化。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又令前海安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通过与华为云合作,前海安测以便捷的技术手段,实现健康信息的实时采集;采用条件随机场、循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出医学知识图谱。为社区居民建立一套医院之外的健康信息档案,未来可实现与临床数据、电子病历的互通。 "就像急救中心接报最多的脑卒中病例,120到现场处置时对患者发病前的健康数据一无所知。通过我们的系统,就可以针对这类偶发性老年人疾病,解决参与紧急处置的医生们如何实时获取和查询患者长期健康数据的痛点。" 3 在竣理的短视频里,许多场景重复出现着,扫码秒过闸、秒办公积金、免排队办证……往往都是"以为"很麻烦的事,其实都"挺顺"。 今年1月,深圳市政府对外发布 "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通过它,市民即可办理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社区服务、旅游服务、电子证照、食品安全等8大板块事项。 作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试点城市,深圳实施"不见面审批"改革,首推了100个日常业务量大、市民期望快速办的高频服务事项。之后,又推出300个"全城通办"事项,包含了公安户政、机动车业务、人社部门社保办理等领域,其中有229项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办理。 "我们感觉自己落后了,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才行。"说这番话的是谢京杰,深圳市前海公证处副主任,也是广东省最年轻的一级公证员。 作为服务窗口,前海公证处早已实现了"网上预约免排队、群众跑腿一次办",但大家都不满足。"我们正在与华为云积极合作,希望进一步解决群众或者企业办理公证业务的一些具体问题。"谢介绍道,"但我们的业务涉及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希望能够逐步通过利用先进的云技术、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公证服务体验。" 譬如--过去签约公证,需要甲乙双方代表到公证处现场,或是公证员到甲乙双方签约现场办理业务。前海公证处通过华为云和区块链技术,可通过身份信息接口调用核验个人身份信息、通过人脸动态识别确认签约人唯一身份、通过可信时间戳、数字签名(CA)证书等系统确保电子签名合法性、有效性,从而在技术上实现了线上签约公证。 由此将部分公证服务场所由传统公证处办公室的物理空间转移到线上公证处的专属公证云空间;将公证人员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核验、场下现场监督转移到线上监督、在线核验,在可靠信息技术保障、公证场景掌控的前提下,实现远程在线审核、监督。这样的服务对于需要大量公证合同签约的企业或群众而言非常有价值。 近期,《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提出将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的发展目标,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这也意味着,竣理的生活即将出现更深刻的变化。 以"一号走遍深圳"为例。对市民而言,意味着其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银行卡等,只要是实名办理的卡都可合成一个账户,在购物支付、医疗保障、图书借阅等过程中,均可使用身份证办理相关事项和服务。未来,还可以通过生物识别+身份证号/实名手机号办理各类事项和服务。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在办理各类事项时,无需重复提交各种证明材料,只需要使用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就可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尽量做到不见面办理。 此外,无论是"一图全面感知"里的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网络空间的感知网络体系;还是"一键可知全局"里的基于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体系;或是"一体运行联动"里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以及"一站创新创业",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和大数据交易平台,释放数据红利;"一屏智享生活",市民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方便快捷获得高品质生活服务……它们从不同方向对人们的生活进行全面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让市民享受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