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网络游戏 > 网页游戏 > 正文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0-03-17 01:12:35 所属栏目:网页游戏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01 “神圣手雷”、“自爆绵羊”、“追踪导弹”、“老奶奶”,看到这些词的你,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涌上一阵熟悉的感觉? 如果有,那么请擦亮你的火箭筒,拴好你的绵羊,因为Team17带着《百战天虫》系列新作回来了。 Team17宣布将于2020年年内推出《百战天虫》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01

  “神圣手雷”、“自爆绵羊”、“追踪导弹”、“老奶奶”,看到这些词的你,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涌上一阵熟悉的感觉?

  如果有,那么请擦亮你的火箭筒,拴好你的绵羊,因为Team17带着《百战天虫》系列新作回来了。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Team17宣布将于2020年年内推出《百战天虫》新作

  《百战天虫(Worms)》最早是由英国Team17小组于1994年研发的,是一款DOS系统上的策略游戏。

  这个来自不列颠岛上的天才小组,在一个个像素点之间描绘出了这个搞笑的经典虫子形象,创造出了各种夸张的武器造型以及富有张力而细腻的动态特效。

  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又趣味十足,操控你那造型喜感的虫子,好好利用几十种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效果武器,每次发射带来的都是惊喜。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其出色多变的游戏性、搞怪的风格和随处穿插着的那些会让游戏玩家们会心一笑的彩蛋,时至今日依然为玩家们所称奇。

  不过呢,开创这个“玩法基本盘”的并非《百战天虫》,因为即使是DOS版的《百战天虫》这种年代久远的作品,战斗系统也已经非常成熟,不同武器的弹道、发射距离和力度、环境风向,自身的站位以及地形都是玩家需要考虑的要素。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这里我要补充一个概念,与其说是策略游戏,这类作品其实有个更专属的名词——Artillery Game,直译过来的话就是“炮术游戏”,我们国内玩家更喜欢称之为“弹射游戏”。

  例如早期4399上的《猫狗大战》、手游《疯狂的小鸟》和页游《弹弹堂》都是广为人知的Artillery Game。

  顾名思义,炮术游戏其实就是一款让玩家怎么去“打炮”的游戏,既然《百战天虫》不是第一款炮术游戏的话,这“万物起源”又是什么样的呢?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02

  Artillery Game是最早出现在计算机中的游戏之一,其本质是早期计算机运算用途的扩展,曾作为军方用于精确火箭弹飞行的轨迹和命中位置,有着一定的军事用途。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直到一个名叫Mike Forman的哥们儿觉得“这玩意儿要是能做成一个游戏,那应该会很酷”,这个想法,让《War 3》(不是魔兽争霸III)诞生了。

  《War 3》被认为是最早的Artillery Game,但具体时间开发时间已经难以追溯,也没有特别什么玩法,本质上与今天我们在计算机上按下1+1=2无差。

  玩家仅仅是在计算机中输入射击速度和角度等几个数据,计算器就会演算出射击结果,然后再一点一点把记录的数据精确化,直到射中目标。

  就是这么简单的操作,也让这个游戏于1972年开始,不断地被移植到当时的各种计算机平台,同样的游戏还有Tom Kloos于1973年开发的《Gunner》。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上图所示的画面虽然不是第一款Artillery Game的,但差不多可以体现早期这类游戏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带来了那个时代技术的飞速进步,拥有彩色和相对高分辨率的图形显示模式的个人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大约1980年左右,真正意义上有图形显示的Artillery Game随着这些日新月异的个人电脑同时诞生。

  《Super Artillery》和《Artillery Simulator》等当时的“大作”,它们不仅带有精美的图像显示,还加入了风向这样影响射击角度的元素,已经是有模有样的游戏了。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一款名为《Ballistics》的Artillery Game首次将这类游戏接入了操控杆,这个操作启发到了后来Magnavox Odyssey平台和Atari 2600平台上的游戏开发者。

  他们以接入游戏机上的joystick control(操纵杆)为理念,开发出了一种双人对战的玩法,双方通过操纵杆来操控游戏中弹射器的力度以及角度,使其跳脱了回合制,化为更近似体感游戏的形态。

  在这其中,更有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的《Smithereens! 》还做出了超前的设计,通过ODY2上的语音合成功能在你的对手向你开火时发出嘲讽。(来自80年代祖安选手的狂欢)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图中的字并非实际游戏效果,大家设想一下你跟朋友玩《马里奥网球Ace》时,每次发球Joy-Con都会自动发出嘲讽是什么样子

  整个80年代,是Artillery Game的起步时期,并逐渐发展出多样化的形态,1982年的《Artillery Duel》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被移植到了Atari 2600、Commodore 64、 Bally Astrocade等多个平台,并在游戏画面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要是放在今天的话,妥妥的TGA最佳艺术指导奖。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03

  时间推移到90年代,DOS系统的出现,让个人电脑开始走进中国家庭。纵使年代久远,但我相信一些老玩家还是能够回忆起一款DOS上的经典游戏——《Tank Wars》。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虽然仅从画质上难以判断出这款来自1990年的游戏跟之前的作品有什么大的不同,毫不夸张的说《Tank Wars》已经有了自己作为前辈的资格。

  如丝般顺滑的画面流畅度是硬件革新带来的变化,细节方面,玩家在调整角度参数时,画面上的小坦克的炮管还会跟着参数上升下降。

  射出的炮弹可以流畅地看到运动轨迹,并且轨迹还会被保留在画面上,给玩家作为下一回合射击的参考,射的过远的炮弹还会从地图另一端飞回来,较从前而言,大大的加强了策略性。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注意图中超出屏幕外的绿色轨迹

  战斗系统方面,《Tank Wars》引入了更多的新概念,炮弹可以造成地形破坏,坍塌的地形又会对坦克造成伤害。

  不过,这些都不是这款游戏值得一玩的理由,“武器系统”才是。《Tank Wars》是首先加入丰富武器系统的Artillery Game之一,每局游戏结束后,玩家可以消耗自己在对局中的获得的积分,购买各种效果的武器。

为什么世人对于“打炮”乐此不疲?Artillery Game发展史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