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苹果造芯,拯救 iPhone 信号

发布时间:2020-12-19 21:44:57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爱范儿
导读:2017 年,时任英特尔 CEO 的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 Code 大会受访时,曾对当时盛传的苹果自研 Mac 处理器发表了观点。 他说:「身为一个工程师,如果他们不去做这方面的尝试,那一定是傻了。」言下之意也是认为,苹果迟早会自己做电脑芯片,如

2017 年,时任英特尔 CEO 的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 Code 大会受访时,曾对当时盛传的苹果自研 Mac 处理器发表了观点。

他说:「身为一个工程师,如果他们不去做这方面的尝试,那一定是傻了。」言下之意也是认为,苹果迟早会自己做电脑芯片,如今他的预判也得到了印证。

对苹果来说,芯片是构成硬件差异化最重要的后盾。不管是 iPhone、iPad,还是 AirPods 以及最新发售的 M1 芯 Mac,这些苹果设备上的诸多卖点,都是由不同系列的自研芯片所驱动的。

然而,M1 芯之后,苹果的自研生意并未结束,他们也已经定好了下一个目标。

来自彭博社的报道称,最近苹果在内部启动了自研基带芯片的项目,以便在未来取代目前 iPhone 所搭载的高通基带。

和我们熟知的手机处理器不同,基带芯片,关系到的是手机通话、联网速率等方面的体验,也直接决定了手机基础通信性能的好坏。

虽说苹果自研的芯片已经有不少了,但基本都不涉及基带这类偏通信的细分领域,此前 iPhone 所用的基带芯片,也一直都是由英特尔、高通等厂商提供。

如今基带却成了苹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前几代 iPhone 便因为信号弱、联网稳定性差而饱受指责,当时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英特尔基带上,也是从那时候起,几乎每一代 iPhone 都会被人吐槽信号差。

今年,iPhone 12 重新用回了高通基带,但对苹果来说也只是「没有选择中的选择」。按照苹果的风格,走自研,开发出自己的基带,才是最彻底的解决手段。

哪怕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基带开发,九死一生

一颗基带芯片,主要看什么?平时我们拿 Speedtest 测个速,对比上下行速率,这是偏性能的部分,但频段、制式的完整性,以及支持力度,则关系到你的手机能否正常接收到信号。

如今,你随便点开一款手机的介绍页,都能在网络制式一栏看到好几排的频段号。虽然现在我们都是把 5G 挂在嘴边,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就能抛弃掉之前的 2/3/4G 网络,所以对于基带,它们也要对之前 GSM、WCDMA 和 LTE 分支下的频段做兼容。

如何确保手机去到哪都能打通电话,接收到信号?最保险的做法,肯定就是尽可能多的支持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频段组合,来实现无缝切换,甚至是全球漫游。数量多不说,而且一个都不能落下。

我们经常听到的 5 模、7 模、17 频、19 频等术语,指的就是一台手机所支持的网络制式和频段数量,现在 5G 来了,模式和频段又大幅增加,还分 Sub-6 和毫米波,显然也给芯片设计带来更多挑战。

这还没完,接下来是基站设备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电信运营商,都会有不同的布网策略,一来基站设备的品牌不止一家,可能会涉及到爱立信、华为、诺基亚等多个品牌,这就需要解决基带与不同组网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

二来,运营商的网络。全球一百多家的商用移动网络,可能都要芯片厂商亲自去测试,再根据数据慢慢调优,那又是庞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繁杂的通信标准,加上数量越来越多的频段,都间接增加了基带芯片的开发难度和复杂性。简而言之,它不止考验的是工艺制程或是后期量产,更看重长时间经验的积累。假如无法一次性拿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影响的终究是手机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像华为、三星等自研基带的厂商,都是花了 8-10 年时间才跟上了第一梯队的进度,如今这些槛,苹果都要亲自迈过去。

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专利

基带芯片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专利。

这在 3G 时代的 CDMA 上就有过充分体现。当时,几乎每一家做基带芯片的厂商,都要向高通或威睿电通(之后卖给了英特尔)购买授权,因为大部分 CDMA 的相关技术专利都在它们手上,而没有 CDMA 支持,就无法实现手机的全网通,导致当年我们买手机,经常会看到移动版、联通版或是电信版等单网版本。

方正证券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尽管高通在 3G 时代进入 WCDMA 市场略晚,但它更注重专利的质量而非数量,所以在仅占据 WCDMA 27% 的专利份额下,就获得了约 55% 的 WCDMA 的市场;到了 4G,高通仅拥有 LTE 16% 的专利份额,却最多占据了 96% 的 LTE 市场。

在这种强势的专利池面前,现在的手机厂商自然也都倾向于使用「高通芯」。过硬的芯片技术力肯定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买芯片也等于是获得高通的专利授权,进而获得进入手机行业的入场券。

也就是说,如果苹果要自研基带,也很难绕过高通。

今天的基带芯片市场,已经完全是寡头垄断的市场。包括德仪、英伟达、Marvell 在内的多家半导体厂商,都迫于这种专利竞争的压力,或是盈利问题逐渐退出,要不就是被收购兼并。

最后能留下来的,除了占据了半壁江山的高通,以及做中低端生意的联发科、紫光展锐外,就只有华为、三星这类有着雄厚财力的手机厂商了。

华为的基带芯片也是从 4G 时代开始发力的。它在 2010 年自研出第一颗 TD-LTE 基带芯片:巴龙 700,摆脱了对高通基带的依赖,加上华为对于 4/5G 专利的重视,做到现在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水准。

但前文也说了,做 5G 基带不是只做 5G,也要做前几代兼容,所以只要部分 3/4G 专利还在高通手中,那华为就还是要向高通支付一定量的专利许可费,换成是小厂商,费用还会更高。

至于苹果,当初它会选择英特尔,同样是不想受制于高通,所以才会在 iPhone 4G 末期采取双供应商策略,在一部分手机上换用英特尔基带,再发展到全部换用,并寄希望于在 5G 培养出一个坚实的盟友。

但真正让苹果放弃英特尔基带的,也是 5G,我也只能说英特尔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2018 年就有报道称,英特尔在 5G 基带研发上进展缓慢,无法满足苹果的功耗要求,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苹果无法按计划量产 5G 版 iPhone,这可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在与高通争斗了 3 年后,苹果还是选择了妥协,与高通签订了 6 年的专利授权协议和芯片供应协议,同时支付了一大笔费用。因为现阶段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专利来看,高通基带都是苹果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唯一选择。

也只有这样,苹果才能让 iPhone 在 5G 初期,不落后于其它厂商,长期来看,想要脱离高通,自研仍然是最适合苹果的出路。

苹果的机会

苹果和高通重归于好,也让英特尔基带失去了它最大的客户,当天,英特尔就宣布退出 5G 基带芯片市场。到了 2019 年 7 月,英特尔将相关团队和资产整体打包,以 10 亿美元卖给了苹果。

▲ 当年 iPhone 3G 的拆解图,可以看到英飞凌供应的基带芯片

事实上,英特尔这支团队也和苹果有着不少渊源。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