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卡脖子”,芯片制造为什么难?
光刻有几个指标是很难做到的,首先是对准。有人曾经这样比喻:光刻就像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对准精度能达到什么程度呢?相当于月球有一个五毛钱大的硬币,站在地球上的人一枪就能打中它。 这个难度系数,实际上是非常高的,但我们国家目前在20多nm的领域,已经赶上来了,精度到几个nm的技术,还有不少差距。有差距不可怕,创新嘛,就是要一步步来,很少会有捷径让你跨越式发展。 现在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卡脖子的内容,发现我们已经在不少领域,开始进行集中攻关,认识到了,再集中攻关,假以时日,肯定会有所进展。 之前网上有人说,中国其实挺不容易,不管什么领域,都得做到前面去,不做到前面去,可能就被别人卡脖子。这个是没办法的事,中国体量太大了,关键技术和能力,不自己做出来,基本上无法像小国一样靠“买买买”过日子。另外,像西方的一些工业化国家,人家发展几百年了,这个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赶上的。 喧嚣的声音永远都有,但最终实现赶超,还是需要沉浸下来务实研发,逐步精进。这是正确的路,也是唯一正确的路。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