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后浪智慧城市进入 2.0 时代,一文看懂超级智能城市新风向
面对众多挑战之下, 当今城市管理者若想要突破传统智慧城市的禁锢, 并且逐步转变升级成为”超级智能城市”, 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思考九个能力维度框架。同时,需要与自身城市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打造更高质量的幸福社会为目标。 一个清晰的视野需要有明 确的远景作为技术推动的有效配对。 (一)打造超级智能城市所需要具备的要素 1、战略 ? 超级智能城市需要有差异化战略。 ? 运用战略和技术应对困难并抓住机遇。 ? 聚焦城市在长期和短期由资源带来的价值。 ? 清晰的战略视野是平衡供货商技术需求的唯一有效方式。 ? 改变破坏性技术的不可预测性。 ? 超级智慧城市需要策划者们敢于跳出框架。 2、数据 精细化数据源多样化说明城市深入了解社会挑战,例如可持续性,流动性,健康 和安全。 从大量传感器中挖掘资料的能力说明城市 获取实时交通流,能源流,污染信息。 真正的智能城市能从多种信息来源中整合 从未加以联系的资源。 3、科技 数字化与先进开放的网络是超级智能城市的基础设施。数字交互网络有三种不同形式: – 固定宽带网络,便于千兆连接。 – 移动宽带网络,4G 和 5G 网络为移动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 – 物联网,长距离和更低能耗为其特点。 超级智能城市需要使用大量多任务传感器。 各种不同标准的传感器能够协同工作。 超级智能城市需要成熟的物联网平台软件 对传感器加以控制。 4、能力 颠覆性科技的使用需要新技术和能力的支持,尤其是与数据相关的技术与能力。 超级智能城市需要大量的“数据科学家”超级智慧城市需要了解人类行为机制的专家去转变人们的行为。 5、开放 为了获取更多创新想法,智能城市需要开放性,敢于尝试并承担可量化风险。智能城市需要不同政府部门和股东的新型协作模式。在智能城市的发展阶段,城市应当吸取失败的教训,并从中总结经验。 6、创新 正确的合伙人才能催生出有效率的生态系统,这是世界大城市之间的“人才战争”城市应当专注于适合城市长期发展的人才 类型。劳动力市场转型需要新的工作和商业机遇,城市战略需要招商引资,转型升级需要新气象。 7、生态 智能城市需要政企生态系统合作制定智能解决方案。政企生态系统中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管控, 相反,它能够提供单个部门不能实现的创新解决方案。政企生态系统中,政府的角色是发掘缺乏有效资源驱动的潜力领域,并且积极联合通常不会在新的创意生态系统中共同工作的各方。 8、安全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可控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智慧城市发展中,网络安全,信息数据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需要得到保障。 能完成主动监测和实时防御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集指挥、管理、处理为一体的应急解决平台是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9、方案 智能城市应该投资颠覆性技术和人力资本两大领域。技术创新应该与社会创新相结合以创造出 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 智能城市从局部小规模、实验性阶段开 始,以从中学习经验优化方案。每个小规模的项目必须建立在可迅速有效将小成就 扩展至城市规模而无需改变方案的可扩展商业模型中。 (二)打造超级智能城市的“行动四部曲” 智能城市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逐年累月发展起来的。在这段发展历程中,城市从早期成熟阶段发展到完全成熟发展阶段。成熟度模型用于评估当前的成熟度,并为期望成熟度设定目标。 在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新基建政策背景下,当整个智能城市行业走出以搭建云基础设施、信息化为主的智能城市 1.0 阶段,转而聚焦到像血液一样的数据和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数据烟囱”、“数字孤岛”灰犀牛,智能城市建设 2.0 也就更进一步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