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NSA和SA,到底啥意思?
在双连接构架中,用户终端(手机)在连接态下可同时使用至少两个不同基站的无线资源(分为主站和从站)。主站是用户终端接入网络的锚点,提供用户终端接入网络的信令控制功能并能够提供用户面数据转发。从站仅为用户终端提供额外的用户面数据转发资源。 5G基站是无法直接连在4G核心网上面的,所以,它会通过4G基站接到4G核心网。 因为传统4G基站的处理能力有限,所以无法承载5G基站这个“拖油瓶”,所以,需要进行硬件改造,变成增强型4G基站。 图中,增强型4G基站就是锚点。 ▉什么叫用户面?什么叫控制面? 简单来说,用户面就是用户具体的业务数据,控制面就是管理和调度的那些命令。 这种组网方式,就是"选项3"。 而有的运营商,不愿意花钱改造4G基站(毕竟都是旧设备,迟早要淘汰)。于是,想了别的办法。 第一种办法,5G基站的用户面直接通4G核心网,控制面继续锚定于4G基站。 上面这种方式,叫做"选项3a"。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用户面数据分为两部分,会对4G基站造成瓶颈的那部分,迁移到5G基站。剩下的部分,继续走4G基站。 这种方式,叫做"选项3x"。 我们把它们三个放在一起,可以对比看看: 注意,只有"选项3"是增强型4G基站。 这3个选项,都是以4G基站为锚点。 3/3a/3x组网方式,是目前大部分运营商选择的方式,原因很简单: 1、利旧了4G基站,省钱。 2、部署起来很快很方便,有利于将5G迅速推入市场,抢占用户。 接下来,就是“7系”。 正如前面餐厅的例子,“3系”是一个老厨师给2个店面供餐。虽然看似顾客能够容纳更多,但实际上厨师的水平没有提升。 5G核心网这个“新厨师”,和“老厨师”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没有5G核心网,就不能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切片,5G低时延等优点就无法实现,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5G拳头场景也没有办法实现。5G虚拟化架构带来的灵活运维等优势,也没有办法发挥。 所以,随着5G基站越来越多,建设5G核心网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5G核心网建成之后,把"3系"组网方式里面的4G核心网替换掉,就变成了"7系"组网方式。 注意,锚点还是在4G基站上。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核心网是5G核心网,所以此类方式下,4G基站都需要升级成增强型4G基站。 “7系”和“3系”相似,就不多做解释了。 最后再看看"4系"。 在"4系"组网里,4G基站和5G基站共用5G核心网,5G基站为主站,4G基站为从站。 唯一不同的,选项4的用户面从5G基站走,选项4a的用户面直接连5G核心网。如下图所示: 锚点变成了5G基站 “4系”再往后发展,随着4G基站逐步退网,最终变成纯5G网络,也就是前面所说的“2系(选项2)”。 以上,就是NSA/SA组网方式的解释说明。不知道大家都看明白了没? 我做了个动图,如下: 简而言之,这么多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那个3系。搞懂了3系,其它系都容易懂。 扔一个完全版的全家福,看得更清楚: 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有2、3、4、5、7,却没有1、6? 其实,不仅有1、6,还有8。只不过,选项1早已在4G结构中实现,选项6和选项8仅是理论存在的部署场景,不具有实际部署价值,标准中不予考虑。所以,在正式的场合,一般都不再提及1、6、8。 好啦,说了半天,应该都解释清楚啦!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