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4万亿新基建深度报告(收藏版)
近年来,我国企业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利好新基建的产业环境。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表明,2018 年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15233.7 亿元,比上年增 长 11.5%。从 2018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来看,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占比高达 77.4 %。对研发投入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国企业正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出利好新基建的产业环境。 龙头企业:带头进行新基建。 带头进行新基建的龙头企业是行业的风向标。评判一个企业是否为行业龙头的标准,不能局限于经营指标与财务指标,更要看该企业是否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 有很深的影响、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在新基建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带头进行新基建的龙头企业将引领行业,加速新基建发展。 产业资本:PE/VC 对新基建方向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 2015 年 6 月以来,在以 PE/VC 为代表的一 级市场领域上,资本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关注度依然不减。随着鼓励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PE/VC 的投资规模在快速上升。由数据统计可知,截至 2019 年 11 月, PE/VC 投资金额居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金融、工业。其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新基建紧密相关。而以科技基建、技术创新为内核的新基建,也将持续吸引资本的关注,叠加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建的政策效应。 04、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 有哪些发展机会? (1)高端制造 中国将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占比将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带来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2019 年之后,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1-4 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2.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 2.1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虽有所回落, 但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 11.4%和 14.9%,高于全部 制造业投资 8.9 个百分点和 12.4 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占比将持续提升。 高端制造业发展,将提高整体产出效率。制造业是承上启下的一环,因此,高端制造业将成为工业自动化、产业智能化的硬件载体。目前制造业正处于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阶段,随着高端制造业发展, 新基建的整体产出效率将提高。 (2)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城市群建设的背景下,推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2019 年 12 月 6 日的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是 2018 年 7 月 31 日后, 再次于政治局会议中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下城市群建设加速的政策导向下, 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前放量。 消费基建——医疗信息化、电动汽车、充电桩等。 民众对消费升级有强烈需求。为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要进行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消费基建。 从供给端看,创新是企业提高供给质量的关键。产品质量和服务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企业要想提高生产质量和服务品质,就必须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如中国医药企业也逐渐从仿制药转向针对中国市场的原创研发药。 从需求端看,能够满足消费者 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也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如北斗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独特的短消息服务。因此,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消费基建将成为满足民众消费升级需求的关键,而消费基建的代表产业如医疗、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和汽车等,也将崭露头角。 科技基建——硬科技和软科技。 硬科技:5G 基建将成为信息经济的核心引擎,半导体产能转移释放庞大需求。 5G 将成为社会发展关键动力与抓手。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 社会影响力》测算,2030 年,5G 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亿元、2.9亿元和800万个。 半导体设备产能向大陆转移释放庞大需求,反弹动能更大。据 SEMI 数据,2018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 131.1 亿美元,同比增加 59.30%,市场规模首次 超越中国台湾地区位居全球第二,增速全球居首。 软科技:云计算加速渗透,物联网构建万物互联互通体系。 云计算加速渗透带来 Iaas/SaaS 的全产业链机会。据 Gartner 预计,全球云计算市场在 2020 年将达到 4114 亿美元的规模。云计算技术优越性在于通过构建灵活的资源共享池,能够有效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目前国内云计算主要以游戏、视频、电商和社交等“To C”端为主。随着金融和医疗、工业等实 体行业逐渐接入部署,云计算将有望在新“To B”领域迎来更快速的增长。 5G 时代万物互联,有望带动万亿产业规模。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从 2009 年的 1700 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 亿元,并预计 2020 年达到 18300 亿元,期间 CAGR 达到了 18%。 新能源基建——光伏、风电。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