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战“疫”,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如何构建智慧防线?
很多年轻人可能此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街上没人逛、路上没车跑、商店关门、网购到货迟缓。即使在家里“休假”,也会关心粮食和蔬菜囤积够不够。此时此刻,大家都盼望疫情快一点过去,早一点恢复正常生活。 为了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蔓延势头,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防控范围比非典更广、更全面。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用钟南山先生的话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 。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当前,互联网企业迅速反应,投入这场战“疫”。很多互联网公司或捐赠款物,或搭建疫情动态信息平台,或为远程办公免费提供服务,这让我这个“互联网人”深有感触。 这也侧面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数字中国等战略选择的重要性:企业要做“数字企业”,社区要做“智慧社区”,城市要做“智慧城市”,然后串联起“数字中国”。不可否认,疫情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形成了巨大挑战,也成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试金石”。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一方面,互联网平台本身具有“新媒体”、“融媒体”的传播属性,与“非典”时期电视及纸媒为主发声渠道相比,发达的互联网快速响应了公众知情权,这对人们了解病毒的传染威胁,服从专家及医生建议居家隔离、保障社会整体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加上疫情严重区域的封城、封路等举措,为医护人员抢救病患、科研人员研制疫苗争取了时间。 以疫情动态为例,这是人们每天关注的焦点,目前百度App、今日头条等信息流平台都有“抗击肺炎”新闻专题;支付宝、微信均有健康小程序;而全国城市服务统一平台爱城市网App也第一时间上线“疫情实时播报资讯服务”,包括疫情通报、定点医院、防控动态、防疫知识等板块,目前已在山东省、山西省、黑龙江省、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上线。 另一方面,疫情在全国多地爆发之后,医疗资源(比如医护人员、N95口罩、防护服等)相对紧张,很多医疗机构人满为患,极易交叉感染,这使得互联网成为当前解决医疗供给匮乏、提升医生接诊效率、降低传染程度的可行手段。因而,远程医疗及线上问诊等“非接触式医疗”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互联网医院的模式加速落地,有效缓解了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压力,利于医患双方远离传染威胁。 此前,在线医疗平台国内有好大夫在线、阿里健康、春雨医生等,但全民级远程医疗习惯并没有构建起来,线上医院始终难以与线下平分秋色。在疫情最严重的华中医疗中心武汉,医护人员依然需要全国支援,需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快速交付,填补病房床位数的不足,还需要征用一些公共设施搭建临时救治所。 早春正处流感旺季,很多病人由于疑虑担忧往医院里跑,这其中如果不小心被感染,可能造成病毒更大范围扩散。因而,互联网医院成为各地疫情防控重要的“虚拟防线”。 举个例子,在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下,爱城市网App及时上线“疫情线上义诊服务”,由疫情定点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联合浪潮等免费推出,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可在线挂号,填写病情描述、上传病情照片,并可以与医生视频或文字连线进行问诊,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简单快捷,这种互联网医疗模式值得全国复制推广。 人们对于互联网公司以其科技实力助力疫情防控充满期待,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尊重。 新型互联网公司如何靠技术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目前互联网发展早已经突破了信息技术(IT)层面,迈入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新IT”(智能技术)时代。过去互联网公司以流量、信息、资本为驱动因素,而新型互联网企业,将转为由“云+数+AI”驱动。 疫情防控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中间宿主至今未完全明确。在医疗战线,云计算如何提升疫苗和新药的推出时间,尤为紧迫。新型互联网公司在三个层面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在研发攻坚层面,新药和疫苗研发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阿里云成立疫情公益小组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AI算力,以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和蛋白筛选,从而加快疫苗和新药研发进度;华为云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筛选5种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将研究成果开放给生物医药研究机构。 (▲左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右图为华为云联合科研机构发现对抗病毒的五种可能药物) 其次,在疑似病例筛选层面,由于病毒有14天左右的潜伏期,并且不表现出症状就有传染性,这为疑似病例的筛选和排除带来了极大困难,很多地方甚至以地域标签为依据,进行简单粗暴的隔离封堵。大数据技术介入到疫情上报工作后,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度”。 爱城市网融合浪潮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完成“疫情线索上报”系统,提供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和疫情分析两大服务,在统计疫情防控情况的同时,能生成可视化的疫情数据分析报告,为防控指挥提供决策辅助。该系统免费为各地政府开放使用,助力全国各地做好疫情收集及防控工作。 在帮扶企业搭建远程生产力层面,目前钉钉、企业微信、华为云Weli nk、飞书等均搭建了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国内云计算巨头浪潮云宣布为政府、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企业免费提供远程协同视频通讯服务。 自1月29日浪潮云视频会议服务上线后,累计510余个单位、61000多个账户申请使用,累计召开线上会议500多次,会议总时长75000多分钟,用户反响强烈。为了保证企业远程办公, 6月30日前浪潮云还免费提供浪潮HCM Cloud服务,开放员工打卡增加身体状况反馈、员工隔离报备/申请、在家办公外勤打卡等功能,供政府、企业使用。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