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面对灾难: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应急物流体系?

发布时间:2020-02-06 11:16:50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20年春节所爆发的“武汉肺炎”疫情在很多地方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在很多方面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思考。比如社会自组织、自救援的快速响应对于救灾有着非常高效的价值。正如我党一直主张和宣扬的:要依靠人民,打赢人民战争一样。当前因为互联网发达

2) 公益组织:公益组织是捐赠者和灾区以及受灾群众的联系纽带,如果只是平常的公益捐赠,公益组织的基础运营人员倒还是可以支撑其正常运转。但是当灾情发生之后,大量的捐赠以及大量的灾区需求对于公益组织将是沉重的业务压力。但是公益组织对于救灾应急、扶危济困是不可缺的,他们主要的职责应该是组织协调,组织协调捐赠者进入整个应急体系,协调需求者发布需求以获得捐赠响应。对于资金捐赠,因为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公益组织依然可以按照传统模式进行运作。

而对于实物捐赠,让日常没有物流设备和设施以及运营经验的公益组织来组织大量的物资签收、存储和发放以及配送确实强人所难。而这次疫情中,民众抛出巨大舆论压力指向湖北红十字会也是由于物资分发不能及时到位,大量物资堆积在仓库无法分发到医院。这实际上和前些年的“双十一”是一个原因:供给能力不匹配需求。慈善组织是没有这种基础物流服务能力,更不可能抵抗这种高强度业务压力。所以救灾物资是无法顺畅调度的,况且慈善组织还是非专业的物流服务体系。

3) 物资需求角色:在灾难期间,无论是救灾防灾、还是灾民需要更多的是物资,而不是钱。如这次在武汉的疫情当中,不是没有钱去购买医护用品,而是缺乏货源以及购买之后无法送到使用者手中。

在应急物流体系当中,理论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系统中对物资需求进行申报以获得捐赠,但是相关信息必须明确和上链:品类、规格要求、数量、期望送达的时间、甚至标准以及期望的生产商等。至于申报的物资数量需求是否合理,则可以经过事后审计得出。当然并不是每个需要物资的单位或个人都会有人捐赠,这就需要参与的人、获知信息的人尽可能发动自己周围人去募捐以此来获得物资的满足。

4) 捐赠者角色:任何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捐赠者,无论是捐钱,还是直接捐物资,还是用钱自己购买物资捐赠给需求者。所以:

i. 如果是捐钱,因为应急物流体系会采用区块链技术,那么央行的DCEP天然就是最好的捐赠钱包,如果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央行数字货币,那么所有的善款的流向和使用用途就更容易追踪了,捐赠者的善心是否被滥用或者浪费,对于捐赠者和大众就能一清二楚。

ii. 如果是捐物,无论是直接捐物还是购买物资捐物。所有捐物的数量和订单必须与需求者的需求进行对应,确保满足需求者的技术要求、厂商要求以及到货要求才能形成捐赠订单。而一旦捐赠订单形成,物资需求者的申报数量将会自动减少。当然需求方还可以根据救灾情况会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发布需求救助。所有的捐赠信息和被满足信息也将全部上链,供大众进行监督和评判。

为了平衡各个需求方的物资满足,应急救灾体系还可以通过一些算法机制,以确保各个需求方都能得到基础物资的满足。比如满足比率最少者优先,用这样的系统算法和透明机制以确保各个救援部门和单位都能获得到对应的物资满足,以解决红十字会所遇到的物资分配不均的责难。理论上:亲帮亲、邻帮邻,所以最后基本上各地的需求都可以得到基本的满足以度过最初的难关。

5) 供应商角色:在灾难的时候,无法要求各个供应商也必须是捐赠者,毕竟他们也是需要对他们的员工发工资,水费电费以及原材料费也都是需要拿钱来购买,所以供应商在这儿是一个物资销售角色。他们需要在平台上公开自己的生产资质或者商品销售资质,满足标准以及所对应的商品库存。以供需求者或者捐赠者购买,然后进行物流发货,交给物流体系进行物流配送。

6) 物流角色:在应急物流体系当中,因为时效的要求,最好就是直送模式。即从供应商的库房直接提取然后直接送达到需求者手中,中间不去考虑装载率以及拼货这些在商业运作中要考虑的成本问题。当然在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小包需要通过第三快递的模式进行交付。那么这些则可以直接委托给EMS、顺丰或者“三通一达”。

因此,在这种应急物流体系当中物流的服务配送其实就是众包直送模式,将物流任务直接众包给物流公司或者有物流运营资质的司机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入灾区的配送服务中,对于司机和物流服务人员要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另外,在救灾物流体系中还是需要在受灾地点或者物资需要集中的地方设置转运中心,以方便大宗物资的快速分发和转运。在实际的运作中,这种物流转运中心完全可以征用社会上对口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用他们的存量资源和既有的服务能力即可。因对方已经高度信息化,所以只需要在平常实现相关的接口和信息接入并做好对接演练即可。 当然,还有其它的功能角色,比如灾区的服务志愿者,这些也是整个应急体系不可缺少的力量。之所以要在整个应急物流体系当中设置这么多人员角色,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发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应急物流体系需要在政府的管控和支持下,将专业人员进行聚合形成专业的服务能力以快速的将灾难、灾情降到最低!

2. 社会化大应急物流实现的关键点

社会大应急物流实现的关键点

1) 一切信息须公开和透明:这些信息不仅仅只是捐赠资金的往来信息,还包括救灾物资的需求信息(发布单位、发布人、发布原因、用途等等)、捐赠人的信息、销售单位的信息以及产品信息。然后就是全轨迹的物流配送服务信息以及中间遇到路障、检查等,最后是物资接收信息的确认和反馈。从需求的发起到最后的满足,这一个整个环节必须是完整和全面的,中间不可有任何基于人工的环节。

这些数据同时也必须上链,形成不可篡改的记录。唯有如此,整个社会对于救助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才能提供给大众进行追溯和监督;才能提供给政府部门进行审查和管控。

2) 实现捐赠者和需求者的直接对接:在任何的救助面前,“有”与“缺”的直接相对都是最高效率的。任何在中间进行协作的组织环节其实都是成本和时间的损失,而导致救援效率的下降。

如:解决武汉协和医院医护用品的困境最终是由企业和武大、华中科技的校友精准对接而得到缓解。另外这种直接对接也将解放社会大众对于第三方组织的质疑和诘难,也不会发生任何数据的偏差和错误,即使有也将是由捐赠者和需求者自己解决。

3) 物流的全线追踪和透明:在社会化大应急物流体系中,需求和捐赠的对接能获得原始达成的类似于C2C的订单信息,基于订单,物流的运作才能有依有据,才能形成订单和直接的物流任务,因此进行物流任务的运作委派,直至最终配送交付完成。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