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灾难: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电商和基于互联网的公共物流平台运作了这么多年,在互联网技术上已经不存在技术的门槛和难度。而且当前智能手机已经完全的普及,所有的终端操作都可以用个人的手机去完成即可。这就为我们的大应急救灾物流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另外这些自组织的自救行为有很多都是慈善行为,但是中间又会夹杂着商业运作。这就一定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整个社会自救的自组织行为进行明确的记录和上链,使得整个社会运作公开透明。否则就会像寿光捐献给武汉的蔬菜,因为没有渠道流通,只能进入超市,但是募集的善款又必须捐献给慈善组织,而因为信息和过程的不透明,使得参与的环节在一个外行的记者报道下让所有的参与方都蒙受了不白之冤。 而如果这些行为和过程能用区块链进行同步和上链之后,这些相关的参与方和涉众就根本不需要进行解释和说明。基于区块链上不可篡改的信息就能帮助大家自证一切。区块链技术经过10年的发展也基本上没有大的技术瓶颈,尤其是在主席2019年10月24日的讲话之后,区块链技术对于社会的应用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 这两项应用技术在目前都已经是成熟的,虽然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像互联网那样应用普遍,但是已经有诸多的技术成熟应用,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化大应急物流体系从技术实现上将不是难题。 2. 社会物流基础体系可行 因中国电商体系发达,这些年中国的物流也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快递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还是车货匹配平台或是基于众包共享原理的即时配送体系,我们在技术应用和普及上都是最快的。这些大量用过物流配送终端工具的司机、配送员以及快递员对于基于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已经不需要进行再培训,只需要加入注册,就可以根据平台下发物流的运作指令进行物流包裹或者货运的交接。所有物流的操作过程和工具使用对于他们都是驾轻就熟,而且这些人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此次湖北的疫情,在医护物资的末端配送上没能将这些已经回家过春节的物流快递人员和司机用上,其实是我们社会的一大损失。 另外对于各个快递以及物流企业,他们仓库和分拣中心在整个社会进行应急救灾的时候是最高效的物资分发和调拨中心。但是在此次救灾当中,无论是医护用品的分发,还是封城之后,生活物资的配送,都没有利用上这些社会既存的物流设施和资源。 在社会化大物流救灾体系下,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既存的社会物流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将他们通过紧急救灾体系链接在一起为灾民和灾区以及救护人员进行服务。确保参与救灾人员的后勤无忧、工具顺手、防护足够,确保灾区人民群众救援及时、医疗可靠、生活充足。 在此次的武汉疫情中,作为救灾物资的中转调度枢纽——“湖北红十字会”是一个慈善组织,是完全不可能按照灾情做人员和设施工具的储备。而在疫情发生后,大量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涌入武汉,这些物资需要接收、暂存、储运和发放,而这种业务对于红十字会是完全非专业的,这自然对他们形成巨大的业务压力。即使加上临时参与的志愿者,对一个非物流专业的组织和没有经过磨合的团队去完成一个峰值巨大的物流分发任务,这是完全不靠谱的。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国人民干着急的看着仓库里面堆满了捐来的医护用品,而医院医生缺少防护用品。红十字会应该更多是资源的组织者、协调者,协调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设施以及人力参与到灾情的救援工作当中,同时为参与者做好防护工作,让专业人员来处理专业的事情,由更多的物流从业者帮助红十字会完成救援物资的调度分发。 3. 社会意识可行 随着中国的整体富裕以及国民意识的提升,中国人已经具备自组织的救援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这种意识也是人类在灾难面前要相互帮助的潜意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社会在自组织进行建立大规模的协作,这也是为社会自组织的救援应急物流而奠定了社会意识基础。基于这样需求和基于大众的救助和救援意识,就很容易在灾难期间将社会的物流资源和人力进行重新链接和组织以为灾情所用,但是前提是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专业的链接协作工具平台。 如何建立起社会化大应急物流体系? 建立社会化大应急物流体系其实是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为了在能在灾难时有一个可以衔接整个社会资源为救灾进行有序服务的体系,这还是一件非常值得尝试和探讨的事。而这个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将可以有序化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的救援资源,这将会使得救灾的速度和效率得到快速的提升,也将会缓解公众的焦虑,减少对政府以及公益慈善组织无端的指责。 社会化大应急物流体系是一个涉众非常广泛的庞大体系,它需要按照不同的角色将不同的社会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然后由他们行驶他们不同的职能,最终共同协作完成救灾任务。这个体系需要每个人各司其职,也需要相关人员的协同配合。所以这一切必须要在大众的监督之下,用信息的透明去敞开操作过程的选择,用不同声音的批判去辩证措施的合理性。所以这是一套复杂的体系,也是一套透明的体系。 1. 社会大应急物流需要考虑的角色有: 1) 政府角色:政府角色应该是一个角色群,有若干的相关部门组成。但是除了具体执法部门需要通过应急物流体系获得授权信息,比如封路的《通行证》。这在传统模式下是需要相关部门在纸质单证上签字盖章才能让被授权者通行。而大应急物流体系则可以根据任务授权自动生成授权的通行指令,只要执法部门认可系统的自动授权指令即可根据系统指令执行通行。而这一切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即可。 当然其它需要政府执行和审批的关键业务节点和指令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即系统分配了执行任务就可在应急救灾体系中自动获得系统的授权,只要相关执法部门认可执行即可,执行的时候依系统授权指令做执行记录。这是因为救灾时的时效最重要,一切从简从急。但是所有的执行记录需要随着整个救灾行动而进行行为留痕,以备政府各个部门进行事后审计和监督。同时这些信息也必须上链,以敞开给全社会做公开监督。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