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青桐资本行业观察:激光雷达成功破圈,驶入量产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0-12-29 21:16:0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25亿美元市场规模,2家全球头部上市,国内3家明星企业接连完成新一轮融资,2020年激光雷达赛道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产品陆续亮相,创投热度在理性中回归。 自动驾驶、机器人场景的放量应用,为激光雷达注入新一轮活力。2020年新老玩家的同场竞技中,激光雷

25亿美元市场规模,2家全球头部上市,国内3家明星企业接连完成新一轮融资,2020年激光雷达赛道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产品陆续亮相,创投热度在理性中回归。

自动驾驶、机器人场景的放量应用,为激光雷达注入新一轮活力。2020年新老玩家的同场竞技中,激光雷达行业主要呈现出哪些特征?技术上又有什么新趋势?资本重点考量创业公司的哪些能力呢?

青桐资本一直关注技术领域。本文将从两部分切入:4大视角直击2020年激光雷达行业的新特征;分析资本对创业公司的考量重点,包括技术维度的2大新趋势、量产层面的4大细分能力。

一.激光雷达市场回暖

激光雷达作为先进探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发展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其中,3个时间点很关键。2016年,自动驾驶火热,激光雷达市场一路走俏,受到资本青睐;2018年,自动驾驶热度到达巅峰后下降,激光雷达随之波动;2020年,疫情下机器人需求上升,激光雷达开始回暖,资本趋于理性。

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2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近25亿美元,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另据国联证券预测,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10.2亿元。

2020年1-11月投融资事件数量,虽未有上升,共10起,但3家明星企业,禾赛、速腾、镭神均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禾赛科技C轮融资额达1.73亿美元。纵观2016-2020年,融资事件数量于2018年达到峰值,共27起,随后开始下降。主要受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周期长,投资更理性的影响。

从资本构成看,主要呈2大特点:1)行业发展早期,自动驾驶风头正劲,多是汽车相关资本布局,清研资本2年间8次出手,北汽2次投资速腾聚创。2)2019年起,美元、头部人民币基金增多,市场趋于理性,技术方案是关注重点,如IDG投资北醒光子、光速中国投资禾赛科技等。

青桐资本行业观察:激光雷达成功破圈,驶入量产快车道

再看二级市场,2020年2家头部公司上市,同样为行业带来利好。9月,激光雷达龙头公司Velodyne借壳上市;12月,头部Luminar通过SPAC合并登陆纳斯达克。

激光雷达,即激光探测和测距,主要通过测量激光发出、收到回波的时间差,确定目标方位、距离、形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驾驶、移动设备、军事、3D打印等领域。

激光雷达玩家群雄逐鹿,据青桐资本统计,国内目前共46家入局。其中不乏速腾、禾赛、镭神等明星企业,但目前市场集中度不高,有技术优势的创业公司依旧有机会跑出。那么在这个理性发展阶段,2020年激光雷达赛道有何发展新特征呢?

二.2020年行业4大发展特征

伴随着自动驾驶行业信心重振,机器人场景持续放量,2020年国内激光雷达市场开始回暖。纵观今年行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4大特征:

1.技术热点:硅光、FMCW、OPA

激光雷达的技术路径众多,各厂商都在探索不同技术方案。激光雷达,按照结构不同,如图所示,分为3种:机械式激光雷达、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其中,固态激光雷达是目前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

青桐资本行业观察:激光雷达成功破圈,驶入量产快车道

具体到固态激光雷达整体实现方案,相控阵OPA是近年行业热点,FMCW与之深度结合,在远距离探测、抗干扰上优势明显,据智东西研究,将逐步成为很多厂商在测绘方案上的首选。

青桐资本行业观察:激光雷达成功破圈,驶入量产快车道

芯片技术路径上,硅光也是行业“热词”,其主要将光芯片、探测器芯片集成于同一硅基衬底。硅光的价值之一,在于大幅降低固态激光雷达成本。来自松禾资本数据,若光芯片大小设计为600平方毫米,基于硅光的OPA固态激光雷达,预计成本可控制在40美元以内。另据国科光芯数据,采用硅光可将昂贵的相干探测技术简单化,附加成本很低。

2.成本:实现突破,迎来千元级产品

成本是激光雷达最大痛点,影响其量产。早在2007年,Velodyne就推出64线机械式激光雷达,售价高达8万美元,主要因为机械式的结构复杂、精密光学元件多,成本高昂。

历经13年,激光雷达技术、价格不断迭代,2020年国内迎来千元级产品。1月,大疆览沃发售的Horizon、Tele-15两款产品,售价分别仅6499元、8999元。成本的降低,无疑将带动激光雷达的放量应用。

疫情期间,也出现一个特殊现象,部分激光雷达价格上涨,这是由于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涨、供货周期变长导致。据镭神智能官方数据,因供应链减产,2020年3月其全线激光雷达产品价格上调20%。

3.场景:机器人领域成新增量

作为一种硬科技,应用场景是激光雷达发展的重要“堡垒”。激光雷达的应用,涵盖机器人、无人驾驶、移动设备、军事、3D打印等领域。其中,机器人、自动驾驶,是目前最广泛的应用场景。

1)机器人:疫情下催化激光雷达“走红”

机器人需求爆发,是2020年激光雷达应用场景的一大亮点。那么机器人为何装载激光雷达?以应用较早的AGV为例,其主要出于2方面考虑:1)需要避障功能。AGV多采用磁轨导航技术,无法自主避障,激光雷达可解决该短板。2)导航视觉方案需优化。激光雷达可实现路径规划,不用额外安装反光板,定位精度、路径柔性高。今年,激光雷达在工业领域持续放量,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预计2020年AGV市场规模将较上年增长20%。

同时,激光雷达在C端应用场景需求一路走高。其中,扫地机器人销量暴增,据京东数据,1-9月扫地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91%。科沃斯、小米、美的、云鲸等激光导航式扫地机,主流都采用EAI激光雷达方案。在手持终端场景,今年iPhone 12 Pro系列、iPad Pro都配备了激光雷达扫描仪。

2)自动驾驶重振旗鼓,陆续规模量产

安全是自动驾驶的“第一要义”,作为高级自动驾驶传感器的主力担当,激光雷达方案安全性更高,据ElecFans,可达99.99999%,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仅保证99%。

自动驾驶场景,目前处于回归理性时期,多数在研发测试阶段。据智能车联数据,截止2020年6月,北京已向13家企业共77辆自动驾驶汽车发放测试临时号牌。青桐资本与业内创始人、投资人交流认为,预计未来5年将基本实现落地。来自摩根大通数据,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预计超71亿美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将达33%。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