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苏宁吃瓜党,谁在狂欢双十二
在重庆,一家苏宁易购线下店,收到了一对八十岁夫妇所写的感谢信,其原因在于他们不仅讲购买的扫地机器人送货上门,而且耐心指导老人如何使用扫地机器人。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让老年消费者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方便。 而且,这个案例还体现了另一个趋势:双十二正在从单纯的电商销售,逐步转向线上与在地化相结合。“本地生活”正在成为“双十二”关键词。 三、未来:本地化为王? 今年与“十亿超级补贴”一起炒热双十二气氛的,就是苏宁百亿补贴首次补贴本地生活服务。肯德基、星巴克、喜茶、中石化、汉堡王、真功夫、苏宁影城、万达电影等品牌均被纳入到百亿补贴范围。 在双十二的前五分钟,苏宁本地生活券就被抢购超10万份。30分钟内共卖出了9000杯奶茶,1小时内售出24000张电影票,2小时卖出了23000个汉堡。许多微博用户网上吃瓜的最大收获,就是第二天拿补贴线下消费,使得“喜茶排队”刷屏朋友圈。 双十二转向线下并非是一个新鲜事物。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为了给双十二找“存在感”,各大电商平台便开始推动双十二的线下化,然而当时电商平台业务依然集中于线上,线下活动主要是引流,但是互联网流量红利尚存,从线下引流意义不大,因此线下的双十二活动基本只是象征。 而进入2020年,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大背景下,场景化营销推动着线上消费和本地化服务深度结合。相较于线上营销,线下的本地化服务不仅减少了商家的线上运营压力,而且能够更牢固的占据用户心智,因此,生活服务已经成为电商竞争未来的主要赛道之一。 本地服务线上化的本质,是线上提供流量和渠道,线下提供场景和服务,而供应链则是链接两者的核心。因为只有强大的供应链,才能提供力度更大的优惠补贴,与更为完善的服务。 举例而言,当前各大平台对于线下生活服务基本局限于外卖、商超等少数几个领域,但是实际上本地生活服务五花八门,包含品类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举例而言,今年苏宁本地生活券爆卖的背后,是苏宁包括保洁、洗护、安装、打孔在内的帮客服务每年年末都供不应求,199元的烟灶+任意电器的三家组合清洗销量达到17万件,好评率99%。 这些到家服务是苏宁自从家电卖场时期便长期坚持并且大力投入的,却被视为毫无想象力的业务。但是在线上与线下深度结合的时代里,它们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苏宁供应链赋能的最新案例,是在近日,苏宁面向B端提供供应链、物流、售后等零售云服务的子公司云网万店,第一轮估值便达到250亿元,天风证券也因此给予了苏宁“买入”评价。资本市场认为,供应链是社会零售产业的基础设施,在服务全社会零售行业需求方面,苏宁还有更广阔的蓝海。 撒豆成兵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但我们至少还生活在白银里。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