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想不克制,理想汽车将会是什么样?
来源:极客公园 「三年只做理想 ONE 一款车」这是李想谨慎克制下的一种「战略集中」的创业策略。 都说汽车创业没有试错机会,所以造车新势力在成立初期都或多或少或不可避免的「大手笔」布局。但李想却用一种更「高效健康」的方式实现了造车创业的第一阶段。 「采用高效研发方式聚焦一款车型,打造为同价位销量冠军,这是我们在成立公司之初就决定的。」李想在公司首个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说。 最近,刚刚上市的理想上交了自己的首个季度作业,财报的关键词是高效与健康。今年,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创造「10 个月交付 2 万辆」的最快记录,同时凭借一款产品在九、十月连续两个月位居中国新能源 SUV 单品销量第一。 理想 ONE | 理想汽车 在这样亮眼的交付量背后,理想正在奔向「盈利」。理想刚刚公布的 2020 年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 24.65 亿元,环比增长 28.4%。 这个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再度提升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值。2020 年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 19.8%,较第二季度的 13.7% 提高 6.1 个百分点。同时,2020 年第三季度整体毛利率 19.8%,较第二季度的 13.3% 提高 6.5 个百分点。一个简单的参照对比是,特斯拉在 2020Q3 季度公布的整体毛利率为 23.5%,车辆毛利率为 27.7%。 理想 2020 年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 19.8%,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 理想财报 在财报中理想汽车表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部分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包含特定供应商的一次性返款),以及产量提升带来的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 在这种极强的自我造血能力背后,理想更是攒足了钱。截止 2020 年 9 月 30 日,理想汽车现金储为 189.16 亿元,相比 2019 年底的 37.09 亿元大幅提升。 「作为一个从零起点的创新企业,公司把 20 - 30 亿的有限研发费用集中投入到一款车型上 , 好处、挑战并存。」李想在财报会议上说,也是奠定新能源 SUV 销售冠军的基础,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的最好的一个选择。 2022 后的理想 Q3 季度的亮眼财报,似乎为理想这家公司打上了「汽车创业的效率标杆」的标签,这不仅能给之后的造车新势力参考,更能给传统车企的新独立团队一些借鉴意义。 但同时,战略集中的初步成功以及自我造血能力的构建,让理想走向了「第二阶段」。「从 0 到 1 的时候,你会小心翼翼地验证模型,用最小的产品验证整个商业闭环,不会轻易去扩张。」李想曾说。 理想上市现场 | 极客公园拍摄 李想在首个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透露了更多关于理想的未来。 首先,理想汽车预计,第四季度车辆交付量将突破万台,将在 1.1 万至 1.2 万辆之间,环比增长 27.0% 至 38.6%;总收入约为 31.1 亿元至 33.9 亿元之间,环比增长约 23.9% 至 35.1%。 更重要的是,李想在下个阶段的战略似乎不再「克制」。 李想透露,在软硬件平台、自动驾驶的研发推进上,会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持续成倍的加大「研发投入」。在理想的第二代平台上,整体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将大幅提升。 并且,从 2022 年开始,每年向市场交付一辆新车。同时,还立下了一个未来的愿景「希望靠一个车型一个配置能够取得整个同价位中车型中的销量冠军。」 理想的增程式(EREV)电动汽车的底盘平台 | 理想官方 面对市场上即将推出的更多「增程式车型」的竞争,李想表示中长期理想 ONE 仍保持很强的竞争力,未来理想会放出更多的功能,且不向消费者收取额外费用,因此非常有竞争力。 但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成功商业化增程式(EREV)电动汽车的公司。在纯电动化已经成为主流共识的情况下,理想的增程式(EREV)电动汽车始终是最大的「争议点」。 这一次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李想更是首次公开讲述了自己对于「纯电动车型」的看法:对用户来说,目前纯电动车仍然不够方便,在 400kW 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将不会推出纯电动车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