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先进的 MagSafe,真无线充电前最成功的失败品
精明的商人库克取消了充电头后和耳机后,通过配件的降价诡异地刺激了 Airpods 的销量;而推出全新的 MagSafe 无线充电,库克的意愿当然是不止售卖 MagSafe 硬件(在目前的配件价格来看 MagSafe 的售价为 329 元,作为一款无线充电配件价格不菲),也不是授权第三方 MFI 设备,最终的目的是促进 MagSafe 生态配件的销量和利润。 329 价格相对较高 从苹果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作为 MagSafe 的官方配件,苹果给出的玩法相当丰富:在原本丰富的官方手机壳配件(透明清水套、皮套)的基础上,加上 MagSafe 功能,增加了 MagSafe 的仪式感(当指定颜色的皮套与手机接触时就显示相应颜色的动画);紧跟着,苹果官方还推出了全新的卡套式 MagSafe 配件,进一步提高磁性配件的使用场景。 价值 479 元的 MagSafe 卡包 在不久前,大疆的 DJI OM4 手机云台就改进了前作的大力夹固定手机的设计,采用了全新的磁芯背贴,配合手机云台磁性吸附,不仅优化了云台的设计逻辑,更有利于提高云台的载重能力。在不久后的现在,苹果 iPhone12 系列在机身设计上直接安装了 MagSafe 线圈,让 DJI OM4 能直接配合使用。 DJI OM4 对磁吸功能进行了提前探索 DJI OM4 的设计给了其他配件厂商全新的设计灵感:能否借助 MagSafe 让手机外设配件重获新生呢?例如将目前的苹果官方充电后盖进行重新设计,改进笨重的手机套式,改为无线充电式?不仅能给手机充电,还能为同品牌的其他硬件进行充电?例如 Apple Watch?Airpods 家族?这样的设想势必会革新配件市场,也给了配件设计厂商全新的设计思路。 又笨又厚又重而且贵的电池背夹 最成功的失败品,说法上并不矛盾 苹果 MagSafe 无线充电,不少人说它革新了无线充电,不少人说这是无线充电史上的里程碑产品。至于里程碑,是的,最成功的失败品。 第一,看似美好的 MagSafe 无线充电,进一步提高了苹果在配件方面的利润。充电底座、机身的磁体存在与否,都无法掩盖无线充电的原理均为电磁感应的事实,无法掩盖要实现无线充电必须保持足够近的距离。当用户佩戴手机套的情况下,看似毫厘距离的增加势必会降低充电的功率,会对手机充电时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借用国内权威充电媒体所测得的数据,采用官方具备 MagSafe 功能的手机套,和第三方厂商推出的无 MagSafe 功能手机套相比,充满电所耗费的时长差距达 50 分钟左右(iPhone12 裸机时长 3 小时 21 分,专用 MagSafe 保护壳 3 小时 33 分,不含磁吸功能透明壳 4 小时 20 分)。你品品,你再细品一下。 苹果 iPhone 12 不戴壳测试(数据来源:充电头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苹果 iPhone 12 戴 399 元的官方 MagSafe 手机壳(数据来源:充电头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苹果 iPhone 12 戴邦克仕透明壳(不含磁吸功能)(数据来源:充电头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为重要的是,在四款苹果 iPhone12 系列产品上,机身大小存在差异,能容纳的线圈面积略有不同,也对充电的功率产生差异。据首批拿到苹果 iPhone12 mini 的媒体率先实锤:无线充电功率缩水为理想情况下的 12W 。 第二,焦耳 - 楞次定律,让无线充电功率的进一步提高阻碍重重。除了电磁感应定律,焦耳 - 楞次定律伴随着无线充电的整个过程,随着充电进程的深入,所产生的热量会聚集,在保证手机使用安全的情况下,特别是苹果对温控的阈值设置十分保守,机身的温度传感器会十分 " 严谨 " 地发出高温预警,进一步降低充电的功率,让整个充电效率越发低下。 在目前,经过不少 KOL 和专业充电媒体的测试,MagSafe 的充电功率曲线不太符合一条标准的充电曲线,由于温度 " 阈值 " 的保守设定使得只能在手机低电量、低热量的情况下,握手较高的功率,在温度上升后,手机的功率会瞬间跳崖;所以要实现 MagSafe 充电功率的稳定,除了使用专业的游戏散热风扇外,冰箱是最好最好的充电场景,身处寒带的小伙伴可以将用户放在户外进行充电。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