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卫星互联网终于能用了,颠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来了?
互联网现在被称为水电煤般的基础设施,但地球上仍有超过 70% 的地理空间,约 30 亿人口未能实现互联网覆盖。这些地区可能无法接入光纤,或者人口密度太低,建设基站无法收回成本。 第 57 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 荷赛 ) 年度图片大奖获奖作品《信号》. 而在美国也有 2000 多万人的网络接入速度不高于 25Mbps,为此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 FCC ) 计划在 10 年内拨款 204 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农村地区千兆网速宽带接入服务,而 SpaceX 目前也在努力争取这个订单。 此外飞机和远洋船只向乘客提供的 WiFi 服务,也基本来自卫星互联网。这些 WiFi 服务收费动辄超过 10 美元 / 小时,而且网速慢延迟高,星链能对传统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形成降维打击。 另外一个容易被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在金融领域,收到光纤传输距离和速度的限制,全球各大金融交易所,交易会存在一定延时,虽然可能只是 100 ms,但对于高频的金融交易来说就是数以百万计的金额浮动。 虽然卫星互联网带宽不如光纤,但在真空中光速传播的传播速度也比光纤快一些,能有效降低交易所的交易延时。 除了民用,星链另一个重要的市场在军事领域。 早在 2018 年,SpaceX 就获得了美国空军一份价值 2870 万美元的合同,用以「商太空互联防御实验」,让空军使用卫星互联服务进行通信。 而在今年 5 月美国陆军又和 SpaceX 签署了一项协议,测试用星链在军事网络中传输数据,这项协议一签就是三年。 同时美国五角大楼最近的一份报告还指出,星链即将是 GPS 理想的替代品。星链的通信速度已经是 GPS 卫星的 100 万倍,微波频率天线定向性是 GPS 的 10 倍,延迟和精度都优于 GPS。 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机、航母、潜艇就能在海外战场实现高速通信,从而打造一个连接海陆空的高速军用互联网系统,这对于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的现代战场十分重要。 这可能也是马斯克预计星链未来每年能带来 300 亿美元收入的底气。而投行瑞银预测全球卫星互联网产值在 2030 年到达 8050 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Adam Jonas 则预计到 2040 年将达到 1.1 万亿美元。 虽然你我可能都不是星链的目标用户,但星链的确在很多领域有着用武之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吕廷杰教授表示: 空天互联网会成为地面基站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而且大概率会用在 5G 的后半期。当万物互联的时代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会成为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真正能实现连接万物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 过去的低轨星座网络都失败了,星链会是例外吗? 要讨论星链能不能成功,就要先看看过去的那些卫星互联网计划是怎么失败的。 马斯克并不是第一个要以卫星互联网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人,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摩托罗拉就启动了铱星计划,要用 77 颗卫星覆盖全球,让用户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打电话,这也是第一个低轨道卫星星座。 然而铱星 3 美元 / 分钟~8 美元 / 分钟的价格,在更低成本的光纤和地面基站普及后变得不堪一击。铱星公司投入 50 多亿美元,只收获 5.5 万用户,在上线 15 个月就宣告破产。 而随着卫星制作和发射成本逐渐降低,近年来卫星互联网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其中 OneWeb 被称为 SpaceX 最大的竞争对手。 OneWeb 在 2017 年宣布要发射 648 颗卫星组建卫星互联网,并和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多个国际签订合同,累计获得了来自高通、软银、可口可乐等企业的近 35 亿美元的融资。软银集团首席运营官 Marcelo Claure 还曾表示: OneWeb 有望成就世界上最大、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通信网络 。 然而在今年 3 月, OneWeb 却突然宣布申请破产。原计划发射的 648 颗卫星,最终只发射了 74 颗,而软银在疫情来袭的背景下,决定不再向 OneWeb 注资,失去资金来源的 OneWeb 也难以为继。 从雄心勃勃到破产倒闭,这在卫星互联网这个赛道上是常态。马斯克还曾在世界卫星大会调侃道: 猜猜有多少个低轨星座网络最终没有破产?零。 回顾过去这些失败的的卫星互联网项目,正如经纬创投在一份报告中总结的,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 : 火箭发射的成本和运力; 卫星的成本和寿命; 市场需求。 而在火箭发射节约成本这件事,目前在航天领域没有谁比 SpaceX 做的更好。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