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封装战开战在即!三大芯片巨头已就位
此前英特尔已推出标准封装、2.5D 嵌入式多互连桥(EMIB)技术、3D 封装 Foveros 技术、将 EMIB 与 Foveros 相结合的 Co-EMIB 技术、全方位互连(ODI)技术和多模 I/O(MDIO)技术等,这些封装互连技术相互叠加后,能带来更大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据英特尔研究院院长宋继强介绍:" 封装技术的发展就像我们盖房子,一开始盖的是茅庐单间,然后盖成四合院,最后到高楼大厦。以 Foveros 3D 来说,它所实现的就是在建高楼的时候,能够让线路以低功率同时高速率地进行传输。" 他认为,英特尔在封装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更早地知道未来这个房子会怎么搭,也就是说可以更好地对未来芯片进行设计。 面向未来的异构计算趋势,英特尔推出 " 分解设计(Digression design)" 策略,结合新的设计方法和先进的封装技术,将关键的架构组件拆分为仍在统一封装中单独晶片。 也就是说,将原先整个 SoC 芯片 " 化整为零 ",先做成如 CPU、GPU、I/O 等几个大部分,再将 SoC 的细粒度进一步提升,将以前按照功能性来组合的思路,转变为按晶片 IP 来进行组合。 这种思路的好处是,不仅能提升芯片设计效率、减少产品化的时间,而且能有效减少此前复杂设计所带来的 Bug 数量。 " 原来一定要放到一个晶片上做的方案,现在可以转换成多晶片来做。另外,不仅可以利用英特尔的多节点制程工艺,也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工艺。" 宋继强解释。 这些分解开的小部件整合起来之后,速度快、带宽足,同时还能实现低功耗,有很大的灵活性,将成为英特尔的一大差异性优势。 四、三星首秀3D封装技术,可用于7nm工艺 除了台积电和英特尔外,三星也在加速其 3D 封装技术的部署。 8 月 13 日,三星也公布了其 3D 封装技术为 "eXtended-Cube",简称 "X-Cube",通过 TSV 进行互连,已能用于 7nm 乃至 5nm 工艺。 据三星介绍,目前其 X-Cube 测试芯片可以做到将 SRAM 层堆叠在逻辑层上,可将 SRAM 与逻辑部分分离,从而能腾出更多空间来堆栈更多内存。 ▲三星 X-Cube 测试芯片架构 此外,TSV 技术能大幅缩短裸片间的信号距离,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降低功耗。 三星称,该 3D 封装技术在速度和功效方面实现了重大飞跃,将帮助满足5G、AI、AR、VR、HPC、移动和可穿戴设备等前沿应用领域的严格性能要求。 结语:三大芯片巨头强攻先进封装 可以看到,在 2020 年,围绕 3D 封装技术的战火继续升级,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这三大先进芯片制造商纷纷加码,探索更广阔的芯片创新空间。 尽管这些技术方法的核心细节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持续提升芯片密度、实现更为复杂和灵活的系统级芯片,以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应用需求。 而随着制程工艺逼近极限,以及应用需求的持续多元化,未来芯片制造商除了要解决散热等技术挑战外,还有望推进来自不同厂商的先进封装技术的融合。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