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一台屏下摄像头手机吗?
相反,由于近两三年出现了大量采用异形屏的手机,许多第三方开发商都在主动调整自己应用的长宽比,去适配屏幕顶部的那块缺失。 ▲ 对比前几年一水的宽刘海屏和水滴,现在挖孔对屏幕视觉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了 更别说之后的水滴,以及现在的挖孔屏设计,对于屏幕显示区的影响已经比刘海小很多了,就算不去掉,它也不会让你少看几行文字,或是挡住游戏、视频里的关键信息。 也正因如此,贸然将不成熟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应用在量产机型上,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智的行为。 当然,本次中兴选择把它放在了一款 2000 元档的中端机上,而非旗舰机上,其实也能看出,它更多是带着一种试探市场的意向去推进的,而不是想借助它,让产品获得多少额外的溢价能力。 即使技术不成熟,偶有槽点,但考虑到价格,我们也依然可以接受。 但想要在未来冲击新的高端价位段,屏下摄像头会是必须项,但并不是唯一项。 屏下摄像头还没到说真香的时候 看到屏下摄像头走向量产,我回想起当年屏幕指纹刚面世时的状态。 如果你有体验过 2018 年年初的 vivo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应该记得,最早一批的屏幕指纹手机体验,是被很多人诟病的,比如识别灵敏度不高,速度太慢等,都是当时屏幕指纹技术会存在的缺点。 加上屏幕指纹没有「实体」概念,你无法盲解,而只能在识别时扫一眼屏幕,以确保手指贴在正确的位置上,时至今日,这仍然是屏幕指纹的不足之处。 ▲ 屏幕指纹刚面世时,体验是很差劲的 不过到现在,已经很少再有人会嫌弃屏幕指纹的体验了,当它的识别准确率和速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不再是一个额外的成本负担后,越来越多的手机都开始替换掉传统的电容指纹,不再做后背开孔。 似乎转眼之间,你都很难再在主流 Android 手机上,找到一个不采用屏幕指纹的产品。 ▲ vivo 带着汇顶等供应商,花了一年时间去做屏幕指纹的迭代,最终受益是整个国产手机行业 但这背后发生了怎样的技术演变,很多人并不会知道。 如果不是几家手机厂商带着供应方一起迭代,逐渐把屏幕指纹做到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我想到今天,大量手机仍会停留在侧边、后背指纹的时代,继续忍受着「内裤反穿」这样的调侃说法。 现在,屏下摄像头其实也处于「万事开头难」的状态,期待和质疑声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存。 一方面,它确实还不完美,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视差问题,还是说妥协的拍照,都无法充分体现出比挖孔设计占优的部分。 另一方面,也是前文提到的,大众已经提前靠升降、滑盖手机感知到「全屏无孔」的模样了,所以哪怕屏下摄像头确实是新技术,但对于只看结果的消费者来说,它能带来的「新鲜感」始终有限,厂商也就没法靠「外观层面的大改」攫取眼球,为用户找到新的换机理由。 可风险总是需要有人去承担的,尤其是对于想要追逐技术的手机厂商而言,屏下摄像头依旧是一个能让产品获得新差异化的可能性,也是智能手机为数不多的新突破口了。 要想走得比别人更远,只能一边做好被骂的准备,一边抱着持续演进的决心去对待。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