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数据盛永根:微信生态——全数据采集和打通
自定义事件,属性包括:设备相关的属性(屏幕宽高、设备型号、操作系统)、浏览器相关的属性(浏览器名称、浏览器版本)、流量来源类型、搜索引擎关键词、最近一次去到相关的信息、自定义属性(结合业务需求,比如订单信息、商品信息等)。Web JS SDK可以自定义各种事件。比如说,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可以设置一个加入购物车事件,把当前商品的ID作为它的属性。 点击效果分析。采集到点击事件后,就可以做一个点击效果分析,比如某个按钮用户点击次数、点击率、点击占比,如下图。 触达率分析,可以查看用户页面滚动的具体位置。 第二,通过微信JS SDK增强微信数据采集。原理是,微信在WebView中通过注入JSBridge相关脚本,使得网页拥有部分微信App的功能(这也就是所谓的Hybrid技术)。 只需要在微信各个网页代码中,加入微信JS-SDK,就可以使用,但使用时需要在公众号后台中做设置: 需要设置“JS接口安全域名”才能使用JS-SDK。 需要设置“业务域名”才能去掉安全提示,否则有可能出现安全提示。比如,在微信打开一个本地的IP地址,就会出现提示,“这个页面不安全”。 微信的JS-SDK可以采集的事件: 常见的是微信的分享的事件,如果用户触发了分享。我们可以采集分享成功事件,属性包括:页面地址、分享标题、分享描述、分享链接、分享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如图片、录音、摇一摇、微信扫码、微信支付等事件。 例如,在微信网页里用户也能够像在App中一样打开图片,并且进行上传和下载,在网页里面还可以去录音,这些都可以做为事件。 其次,微信的JS-SDK还可以采集到一些额外的属性,如网络的类型(Wifi、3G、4G)、地理位置(经度、纬度、地址详情、缩放比例)、收货地址(姓名、邮编、详细地址、电话)等,这些属性都是在传统的网页中无法获取的。 简单总结微信网页内数据采集: 默认的ID是UUID,建议用OpenID,但从前端获取OpenID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工作,不一定都能取到。 通过微信JS-SDK可以新增微信分享等预置事件。 通过微信JS-SDK可以新增网页本身不能采集到的地理位置,网络类型等属性。 微信网页中可以直接使用神策Web JS SDK。 3.小程序和小游戏数据采集 有些人可能认为小游戏也是小程序,其实是不同的: 开发方式不同。小游戏基于Canvas开发一般都会使用游戏引擎开发,比如Cocos、Egret、Laya、Unity等;小程序使用微信自定义的WXML,WXSS,类似于传统网页的HTML和CSS开发,常用的框架比如Mpvue、Wepy、Taro。 小程序有页面的概念,小游戏是基于画面帧数。 部分API不通用。 小程序和小游戏也有共同点: 生命周期类似,都会有启动、显示、隐藏。 微信提供的系统API基本一致,发送请求,获取网络信息。 系统都提供了相同开放能力,比如订阅消息。 都是基于JS开发。 小程序与网页都属于前端事件,一般建议使用OpenID,但是OpenID需要一定开发量,所以默认会使用UUID。用户登陆之后,同样建议以一个真实的ID即UserID为准实现用户关联。 下面是使用神策微信小程序SDK和微信小游戏SDK后,共同可采集的预置事件: 小程序启动,属性包括:启动场景、页面参数、页面路径、UTM相关的广告系列参数、是否首次、分享相关属性(层级、分享者、分享时的页面路径)。 小程序显示,属性包括:启动场景、页面参数、页面路径、UTM相关的广告系列参数、分享相关属性(层级、分享者、分享时的页面路径)。 小程序分享,转发的时候就会触发这个事件,属性包括:分享时的层级、页面路径。 小程序进入后台,属性包括:页面停留时长和页面路径。 小程序页面浏览(仅限微信小程序),属性包括:页面参数、页面路径、UTM相关的广告系列参数。 小程序收藏,属性包括:页面路径。 上述事件不做任何操作都可以采集到的,即只需要使用SDK就可以。另外如果获得用户授权后,小程序还可以采集到更多事件属性。 用户进入小程序后会弹出一个授权的模板消息,用户点击允许后,就可以为用户推送模板消息,可以跳转至小程序具体详情页。其中模板消息分为单次与永久,一般情况下它与特定的行业模板相关。 单次的模板每次都需要用户授权。永久的模板,比如小程序锁车,这是特定行业的,没有经过授权也可以推送消息。小程序订阅事件,属性包含用户信息(微信昵称、性别、头像、城市等)、通讯地址(姓名、手机号、邮编)、发票、运动步数属性。 小程序订阅消息的位置在微信号的服务通知里面,订阅消息可以实现服务的闭环。比如说用户发生支付行为后,可以给用户推一个链接消息,可以跳回到商场里看自己购买的商品,引导用户完成闭环。 小程序的渠道 除了用户打通,其实还包括渠道打通。小程序渠道,分为渠道场景值和渠道参数。 场景值是打开小程序时候,API能自动获取的,可以看用户是从什么渠道跳转到小程序,比如是扫码过来的,从小程序跳转过来的。 场景值只能大概判断是从哪种方式打开的,如果要精确到具体是哪个人,需要使用渠道参数。包括扫描普通链接二维码、小程序码、小程序二维码、微信广告跳转、朋友圈和公众号以及小程序的广告等,都可以设置一个带参数的Path,然后就可以解析出具体的参数。 总结小程序和小游戏的数据采集: 小程序和小游戏的生命周期类似,且提供的API类似,所以预置的事件和属性,也基本类似。 小程序是一个个页面,所以可以采集页面打开、关闭、点击等事件。而小游戏基于画面帧数,需要基于游戏特性做自定义事件。 小程序和小游戏除了前端事件,还可以采集订阅消息等后端事件。 前端默认使用UUID,建议使用OpenID,但是需要一定的开发成本和权限。 4.微信数据采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