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狗绳绊倒身亡,也许养狗需要用科技来改造下了
3. 电子牵引绳 在美国部分地区,犬只外出要佩戴牵引绳,但在自家草坪和花园里是可以任性放养的。可是开放式草坪和低矮的花园栅栏根本拦不住「拆家狗」,把狗拴在这么大的空地上对爱玩的狗狗也是一种身心「折磨」,于是养犬人选择给犬只佩戴电子牵引绳。 电子牵引绳其实是一种带有牵引绳的电击项圈。 主人可以在手机 app 上划定一个地图「结界」,当狗狗乖乖在自家范围内活动时,电子项圈和普通项圈没什么区别,狗狗一旦「越界」,电子项圈会立即发出微弱的电流,让狗狗明白只能在指定区域内愉快玩耍。 电商平台上类似的项圈有不少,电击的强度和频率可以由养犬人自己设定。 最微弱的电流和手机震动带给人的感觉差不多,升级到最高档的时候,「就像把你每个毛孔都凿开,撒上一把花椒面,再养一群四川蚂蚁,让他们去你毛孔里涮火锅的感觉。」一位亲自体验了电子牵引绳「魔鬼模式」的养犬人是这样描述的。 微弱的电击对狗狗也是一种伤害,但是为了避免狗狗「越狱」,这么做也是不得已为之,所以心疼狗的养犬人更应该做好主动管理,把自家狗子管理好了,也就没有佩戴电子项圈的必要。 随带一提,爱范儿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不少商家把「电击驯犬」作为电击项圈的主要卖点,有的产品电流甚至超过了连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 5A,这种用途和电子牵引绳的发明初衷背道而驰。 管狗先从管人开始 《 2019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 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到 9915 万只,增长约 8%。 宠物犬的数量在增长,宠物犬引发的纠纷也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实际上问题不在狗,而在人。 自家的狗把小朋友吓得哇哇大哭,有些养犬人会毫不在意地说:「我们家狗很乖的,这是和你开玩笑 …… 大惊小怪的,我们家狗不咬人的。」 这番话说的没错,作为一种智商不及人类的生物,狗是没有错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狗不知道该怎样避免吓到陌生人,也不会开口描述自己的意图。 但是牵引着狗的主人,是可以做到的。 按规定养狗,看护好自家的狗,这是养犬人应尽的义务。 另一方面看,犬只管控在国内的确存在客观难度,但每次狗伤人事件之后,亡羊补牢式应对策略成了惯性选择,一阵风的「打犬运动」后,狗伤人事件进入了一种「一打就少,一放就多」的怪圈,很难从根源上解决。 监管部门不妨转变自己的思路,变得更加灵活一些,从「事后惩罚」和「一捕了之」变成「事前管理」,例如借助经济手段和科技产品,把可能发生的纠纷和伤人事件尽量消解在未发生时,即使事情发生了,也能通过科技手段快速找到养犬人。 管狗,先从管人开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