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还以为人工智能只能帮你定闹钟吗 它早就升级了

发布时间:2020-07-28 20:49:5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这年头,谁手机里没几个人工智能? 苹果Siri、小米的小爱同学、OPPO的Breeno来自手机厂商的人工智能正在接管你的生活。除了手机品牌,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在以智能音箱或者APP嵌入智能语音等形式,推出各自的语音助手。 但在传统的认

这年头,谁手机里没几个人工智能?

苹果Siri、小米的小爱同学、OPPO的Breeno……来自手机厂商的人工智能正在接管你的生活。除了手机品牌,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在以智能音箱或者APP嵌入智能语音等形式,推出各自的语音助手。

但在传统的认知里,这些智能助理能帮你干什么呢——

定闹钟:“明天早上八点叫醒我”

查天气:“今天天气怎样?”

写记事本

开灯关灯

讲个故事

导航到某个地址

……

这是一些典型的使用场景。在这些工作中,智能助理是通过理解你的语音命令,去执行某项手机系统中的功能(比如闹钟)、调用内容库中的功能(放音乐)或是控制某个已经在协议当中的电器设备(比如电灯或者空调)。

作为“工具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当然,这些功能都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为助理适配尽可能多的功能,“她”才能理解更多的指令。掌控范畴、指令的理解能力和稳定性,成了不同助手间的核心竞争点。

从“工具人”到“代理人”

在2018年,人工智能助理获得了一项新技能——那年5月,谷歌为旗下的人工智能助理添加了一个概念性的新功能:帮助机主给餐厅打电话预约座位。谷歌将这个功能命名为Duplex,意为“双向数据传输”。

Google助手说:可以帮我预定一个周二的座位吗?(图:Google)

这是一个里程碑。智能助理说着人类的语言,接管了你与其他人沟通的任务。人工智能成为人与人交流的“代理人”,而不只是从前的“工具人”。

“双向数据传输”这个名字,可能也来源于这个AI的新技能。原本的人工智能,人负责说,它负责听;现在,人工智能不仅要听,更要与人类完成对话沟通了。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具有类人的智能。

想必Google这个会打电话的AI一定能蒙混过关图灵测试。

让人工智能帮你说话,这个概念非常诱人。你设想一下,现在的人工智能,除了手机上的任务,它都可以帮你去跟别人打交道了,这能帮我省下多少时间?更何况,现在很多人根本不喜欢去打那些热线电话。

但事实上,Google Duplex的发展速度并不快。截至目前,仅有七个国家的已登记在册的商户,可以接收来自谷歌智能助理的电话。自2018年发布后,谷歌很少再提及这项功能的进展,仅计划让它来学习自动填充网页搜索框——比如我输入“蛋糕”,它猜我要搜索“蛋糕的做法”——这种无需模拟人类沟通的场景。

相比接管人类沟通任务的凌云壮志,这实在不太诱人。

让AI作为“代理人”的技术,一发布就引来质疑。著名科技媒体The Verge的作者Natt Garun看到Duplex的展示就怀疑人生:怎么人类服务业从业者就成了谷歌智能的实验对象?

也有人推测,AI助理可能诱发消费者与服务者之间的情绪对立——毕竟,让智能助理去预定座位,几乎没有人会对人工智能说“请”和“谢谢”,久而久之,人们也许不再对真正的人类服务员说“谢谢”。

餐馆服务员被Google助手吓到(图 The Verge)

但事实上,Duplex发布一年后,上面这位科技媒体作者再因Duplex采访餐厅服务员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变化:尽管有些服务员接到谷歌助理语言怪异的电话时受到惊吓,但也有服务员认为,与智能助理沟通预定事宜,比与人沟通更轻松——它的表达很清晰,并且永远没有着急、愤怒等负面情绪。

“礼貌”成了AI代理人类交流的副产品。Garun这样总结道。

“代理人”还能用在哪?

AI电话目前还远没有成为主流方式——一方面是技术和社会环境还不支持大规模的智能语音代理通话,另一方面则是语音通话用得少了,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手机用户的电话通话时长持续下降。

科技圈有一个段子,从3G时代一直讲到了5G时代:

3G可以支持视频通话,以后就是视频电话的天下了!

4G可以支持高清视频通话,以后就是视频电话的天下了!

5G可以支持低延迟视频通话,以后就是视频电话的天下了!

……

事实上,视频通话一直都没成为主流,甚至语音也成了让某些人头疼的事情——的确,很多时候用语音下指令是轻松的,因此手机搭载的Siri、小爱同学,以及高德地图和手机淘宝里的语音助手备受追捧;但听语音可不怎么受人待见,比如在微信里收到60秒语音的年轻人们估计都得做一番心理准备才能点开收听。

先行者谷歌选择电话作为智能助手代理交流的接口,但实事求是地说,语音可能不是一个好选项。因此,将语音直接转化成文本,反而成了很多公司和产品的关键功能。

如果让AI帮你转录文本,它应该出现在手机的什么地方?

答案当然是输入框。打字比通话占用了你更多时间。

微信聊天和发朋友圈都得打字输入、玩转微博离不了评论与转发,甚至买个东西都会被提醒无数次“你该写评价了”。

在输入法里加入智能助理,协助用户完成沟通任务,产品思路顺理成章——语音转文字,如今成了输入法的标配功能;而更进一步,就是辅助用户组织语言,把话说得更好听。

搜狗输入法今年五月推出的智能汪仔“帮你聊”功能,就是辅助用户聊天的独家首创功能。“帮你聊”的操作设计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户输入一个词,AI汪仔就可以根据语境自动补全成句,风格千人千面。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