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正在进行的秘密试验:“全息眼镜”和“智能纹身”等
来源:36氪 对于 Google 这样的搜索巨头来说,数据意味着一切。但是随着 PC、智能手机的发展慢慢摸到了天花板,数据的收集也开始遭遇瓶颈。所以这家主要靠定向广告赚钱的公司开始把目光瞄准可能的下一代平台:可穿戴技术。这些电子产品不仅几乎跟用户形影不离,而且能捕捉到的数据类型是前所未有的。Cnet 的 Richard Nieva 聚焦了 Google 在下一代可穿戴技术的各种探索,我们看看能否从中窥见未来。 划重点 尽管 Glass 失败了,但近年来 Google 一直在研究或者资助新一代的可穿戴技术。 业内很多人已经把可穿戴设备看作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 把内置传感器的设备穿戴到消费者身上,也许意味着手机或 PC 设备无法制造出来的大量数据被释放,这对于搜索巨头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可投射全息影像的太阳镜。屏幕是数字的指针却是模拟的智能手表。粘上皮肤即可变成活动触摸板的临时纹身。可让你捡起数字世界里面的物体并在摆弄时感受其重量的虚拟现实控制器。从他们的白皮书和演示视频来看,这些全都是 Google 一直在秘密开发或资助的一些项目,目标是要开发出下一代的可穿戴技术设备。 眼镜和智能手表项目来自搜索巨头的 Interaction Lab,这是一所旨在融合数字化与真实体验的实验室。实验室属于 Google Research 的一部分,后者是一家扎根学术界专注于技术突破的研究机构。从实验室负责人 Alex Olwal 的简历来看,Interaction Lab 是在 2015 年在 Google 的硬件部门内部成立的,然后再大概两年前被拆分出来,并入该公司的研究部门。Google 的高级研究员 Olwal 曾在公司内部的登月工厂 X 以及 Google 的实验硬件部门 ATAP 工作过。 Olwal 写道,这家 Interaction Lab 的目标是扩大 Google 的能力," 用于进行可穿戴概念和接口技术的快速硬件原型开发 "。其行动计划似乎更多是科学实验,而不是产品路线图,其目的也许是验证想法,而不是跟 Apple Watch 或 Snapchat Spectacles 竞争。但综合来看,从中可以一窥 Google 对可穿戴技术的野心。 其他的项目是跟来自全球各地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合作。其中至少有两个项目(VR 控制器和智能纹身)的资金部分来自 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s,这一奖项的设立就是为了支持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有关的学术工作。这些努力突显了 Google 与学术界的紧密联系,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众所周知,这家公司一开始就是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 以及 Sergey Brin 还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时的学校项目,然后发展成一家全球性的庞然大物,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Google 和 Olwal 确认该公司开发或资助了这些项目。 随着科技巨头纷纷开辟可穿戴技术的新战场,这些实验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发挥关键作用。业内很多人已经把可穿戴设备看作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Google,苹果,Amazon,三星以及 Facebook(收购了虚拟现实子公司 Oculus),这些巨头均发布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以及智能牛仔夹克等。均研究公司 IDC 的预测,今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接近 3.7 亿部,并在两年内增长到 5.25 亿多。 这还不仅仅是卖硬件而已。把内置传感器的设备穿戴到消费者身上,也许意味着手机或 PC 设备无法制造出来的大量数据被释放。对于年收入超 1600 亿美元的 Google 来说,这是一笔尤其宝贵的收入,因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定向广告,而定向广告需要使用其服务的个人的数据来指引。尽管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对硅谷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感到担忧,但这些电子产品的确会为科技巨头带来了有利可图的新业务,比如健康和健身等。 多年来,Google 一直试图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站稳脚跟,只是迟迟未能找准自己的位置。2012 年,该公司开启了硅谷在可穿戴技术领域最出名(当然,后来名声臭了)的一次尝试:Google Glass。该设备从一开始就没有收获好名声,项目最终失败了。Google 还曾为智能手表等设备专门开发过一款操作系统,名字叫做 Wear OS,只是从者寥寥,地位小众。 不过,最近,这家公司又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上个月,它以 1.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North 。这家加拿大公司生产的智能眼镜叫 Focals 。去年,Google 还宣布以 21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直在苦苦挣扎的健身跟踪器先驱 Fitbit ,借此来增强其硬件业务的身板。这项收购交易在质疑者当中引发了担忧,他们担心 Google 借此强行闯入新行业,买下数百万人的健康数据。 这是为了先人一步。从不同侧面去了解消费者,哪怕了解还不够全面,那也是其他公司所不能的。 研究机构 Gartner 的分析师 Tuong Nguyen 说,在类似智能织物等新型可穿戴的形态因子方面取得进展至关重要。他说:" 这是为了先人一步。从不同侧面去了解消费者,哪怕了解还不够全面,那也是其他公司所不能的。" 每一个项目都会配上学术白皮书,照片以及演示视频,这是 Google Research 的惯例。这些视频是用来向研究人员展示研究结果,跟你在 Google 发布活动的舞台上看到的那些精心制作的营销剪辑不同。Olwal 和 Google 被列为所有这些论文的作者,但是只有智能眼镜和混合手表项目列出了跟 Interaction Lab 的隶属关系。 该公司已经对 Interaction Lab 的其中一个项目进行了公开演示。在今年 1 月旧金山举行的 AI 活动上,搜索巨头就展示了 I/O Braid,这是一种让人通过跟电线交互来控制设备的可穿戴设备。比方说,这种 I/O Braid 设备可让某人通过扭或捏住耳塞的线缆来播放或停止播放手机音乐,以及调节音量。 不过,除此以外,实验室的其他工作,以及 Olwal 代表 Google 参与的其他可穿戴技术项目此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里就有几个: 1D Eyewear 智能眼镜 当 Google 发布诞生自 Google X 登月工厂的 Glass 时,就遭到了批评家没完没了的嘲笑。大家并不喜欢这种设备赛博格式的设计。一块厚重的玻璃横在一只眼睛前面,设备的处理器塞进厚厚的镜框和和听筒里面。怪异的设计,再加上隐私问题引发的强烈抵制,导致 2015 年 Google 被迫停止提供消费者版本。现在,Glass 主要是仓库工人和其他一些企业的工具。 Interaction Lab 出品的 1D 眼镜项目,似乎是为了要在一个地方上取得成功而设计的,这个地方恰恰是 Glass 最重要的失败之处:让大家一看到就像戴上去。其目标是要让设备够简约,同时也要够时尚(不过原型的耳机似乎还是比较敦厚)。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