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华为云走向全局创新
在23日,南京·进而有为,华为云与计算城市峰会2020上,洪方明介绍,而在政务云方面,华为云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助力南京市政务云大数据体系建设。作为全国首个鲲鹏政务云,基于华为创新云底座,在充分利旧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建设市级政务全局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互联互通,在满足各委办局业务需求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做到了数据的“质与量” 并重。 同时,华为全栈云服务,可灵活支撑政务、城市运营、智慧民政等智能化升级需求,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和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据悉,依托华为云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江苏在《国家数据共享平台运行情况第2、3季报告》的调用次数排名全国第一 。 分析这些政企用户对数字化的探索,不难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任何行业的标杆都是主动求变的行业开拓者,从不固守信息化时代的旧资产;第二,这些企业对生产和办公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了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价值支撑了数字化业务的发展;第三,它们都选择了华为云作为重要的云服务合作伙伴。 3)做政企客户首选的云 从标志性的政企用户上云,到江苏全省的企业上云。对“云”的执着是每一家企业的共性,而在每一个行业前缀的背后,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华为”。通过标杆性政企用户的带头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华为云走向业务创新。 洪方明表示,“在江苏,华为云为江苏全省超过1000以上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落地了超过20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如新日电动车通过华为云部署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供应交期准确率20%以上,交付质量提升15%;三联虹普华为云EI工业智能体释放产线柔性化能力,更好应对下游的个性化需求;基于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升纤维质检效率,用AI对丝饼的条干、染色性等物性指标进行预测,有效提升下游需求匹配率28.5%,通过替代传统人工抽检方式,提升检测效率80%等等。 图片来源:三联虹普 事实上,对于大型政企客户而言,上云并不简单。不仅需要能满足监管要求、适配政企组织架构和管理诉求、满足企业业务运营要求的云平台和服务,还需要统筹规划、统一规范、又要灵活好用,同时还能兼有弹性资源、获取创新技术、生态引入、能力开放等优势。 换言之,仅仅有“云”的基础设施属性,距离政企客户的需求还很遥远。云不是万能的,是手段而不是结果,上云的本质还是为了业务的提速和增效,这也是数字化本身的意义。所以,只有建立在真实的用户场景的上云,才证明行业理解,才有资格为政企客户提供最适配的云服务。 就如洪方明在《全局创新,加速政企智能升级》分享中强调的,政企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敏捷、创新、安全和协同”四个方面的挑战,并且政企的转型升级是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从基础技术到应用层面的全局创新。要想搞好数字经济、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构建四大关键能力,即云边端全场景能力、智能升级的能力、数据驱动的能力和生态协作的能力。“华为云通过1个云基础设施底座,3个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4个面向场景化的联接服务,支持3种部署场景,将通过云边端全场景能力、智能能力、数据驱动能力,加速政企智能升级,推进城市创新发展。”洪方明表示。 显然,如上论断总结,不难看出华为自身10+年数字化转型经验+30+年服务政企客户的经验积累的折射,而除了过硬的技术能力之外,恰恰是这些经验与对政企市场的深厚理解,是真正政企所需要的,也是一个最佳上云伙伴的核心素质,因为这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沉淀,需要感悟,需要趟过无数个数字化转型的坑。 之所以是“基”遇,而不是“机”遇,是因为任何机会都只会眷顾做好准备的企业,在创新2.0时代,不确定因素不断的叠加,只有正确的选择,能够让政企用户少走弯路,不走弯路。进而有为,携手华为云,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抓住数字化的新“基”遇,就选华为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