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复学后线下教学如何发展 铭师堂教育邀杭二中校长多角度解答
2月以来,为应对因疫情导致的延期开学,在线教育成为全国2.65亿学生的刚需,这也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随着疫情渐渐进入尾声,各地学校也迎来了返校复学。对于疫情后的教育业,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安排疫情后的复学工作?杭二中尚校长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在复习中思考人生的价值 尚校长认为,疫情是一种考验、一种警醒、一种启示;而教育本身则是一种唤醒、一种哺育、一种引领。在复学之际,教师群体不仅需要复习知识,更需要复习疫情中的故事与精神,引领学生在回望中习得人生。 复学之后,教师在告知学生健康知识,提醒学生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大课,去学习体悟这本摆在面前的鲜活的社会教材。学会把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融进日常教学中,把握教育契机,注重方式方法,实现“润物细无声”。 灾难是生命的痛点,也是思考生命的起点。热爱生命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同情生命是道德品质的底线,保护生命需要感动和法制,敬畏生命则需要拥有信仰,要教育学生以大胸怀、大作为、大格局,去点亮世界、点亮这个时代。 在复习中思考新的课堂模式 尚校长表示,以前知识传播往往只能在教室进行,疫情后一个老师面对一台电脑或者一块平板就可以对着电脑另一端的学生,甚至成千上百的人完成授课……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接受,教学方式切切实实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返校复课之后,作为老师,对前段居家线上教学中共性的重点知识、重要方法、学习疑难、关键问题要有分析研判、衔接过渡、巩固加强和复习提升。尤其要特别关注居家线上学习缺少同伴讨论、学习过程深度不够、思维层次偏低、多角度多情境应用欠缺的问题,要加强知识的建网成格,加强思维的深度加工。 针对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不一、居家学习情况各异的现状,尚校长建议教师要了解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对学困生给予特别辅导和帮助,且在近段时间特别重视答疑解惑。同时,要做好后半学期科学的教学计划,对临时无法返校的学生继续开展同步网络教学,课后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效果的在线回访和帮扶。 另外,疫情下线上教育的蓬勃兴起,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物理学习空间,更是教学形态和生态,具有智能化、个性化特点的线上教育已经展示了未来教育的雏形,教师要转变观念并采取行动,在省视中调整自我,更新自我,积极探索“未来课程”的实践。 在复习中思考教育教学的本质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教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育教学需要做怎样的重塑或建构?在尚校长看来,现今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时代,未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将变为现实。未来的竞争,不只是知识上的竞争,更是学习力的竞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竞争。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畏惧或者惰性而逃避,必须走向前去拥抱时代,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尚校长建议道,教师在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思考和人文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迎接未来。教育并非只是传递知识,更应将学生的内心唤醒,帮助他们成长;学校并非只是考学、升学的地方,更应是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的地方。 如今,随着在线教育生态圈的丰富,以科技赋能教育形态的企业会迎来新的爆发点,而这恰好是铭师堂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专业在线教育领导机构,铭师堂教育将继续结合AI等大数据技术,完善服务与技术水平,助力教学方式新发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