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科技杨通兵:客户运营体系对高速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是重新规划高速IT顶层架构的最好时机,高速公路企业应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牵头梳理和建立业务模型,夯实IT顶层架构,将数据采集、计费、收费、清分结算、稽查、客户服务等相关功能统一在同一个业务模型下,改变IT系统的烟囱现象,从根本上消弭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客户运营体系的建立和推进打下基础。 ETC卡不仅仅承载着客户的概念,带来了更多的客户触点和连接机会,还带来了完善账户体系的机会。通过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CRM),完善ETC卡的发行和管理机制,与银行、BATJ等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形成合作联盟,拓宽服务渠道,在客户引流、客户服务、丰富产品供给能力等方面充分合作,共同提升客户体验,繁荣高速生态。 IT系统实际上是业务的沉淀和固化,业务模型的构建是重中之重。抽象来看,高速的业务模式非常类似于电信运营商,只是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同;从业务流程的角度,高速的运营过程可以用“客户+用户+账户”三户模型来简单说明。(见图1) 图1 “客户+用户+账户”三户模型 车辆(用户)进入收费站即产生了订购关系,在路上行驶的过程就是消费高速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路上的龙门架、视频采集设备等,采集了消费明细数据,形成了“路单”(运营商称之为“话单”),计费系统通过“路单”完成计费工作,账务系统根据计费数据,以及客户信息,完成账务处理,收费系统根据账务数据完成收费动作,客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现金、速通卡、微信、支付宝、和包等)完成账户支付;后期的清分结算系统根据收费结果,在各个主体之间进行清分结算。这个过程与运营商非常类似。 回顾电信运营商发展史,三户模型奠定了电信运营商的IT基础架构,即“客户+用户+账户”的业务模型,该模型是“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经营理念的高度抽象,体现了不同域的信息,客户对应社会域信息,用户对应业务域信息,而账户体现了资金域信息。高速行业可以借鉴三户模型,结合当前的ETC发卡工作,建立客户运营机制,完善客户管理体系、产品管理体系、渠道(合作)体系、营销体系、服务管理体系等客户运营管理体系,构建高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提升行业的客户运营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行业应牢记“不断提升人民大众安全出行体验”的使命,秉承“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初心,加快客户运营体系的建设,既要从思想意识上、从组织结构上着手,更要加快IT系统的重新规划和建设,以适应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抓住ETC发展的窗口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引进新技术和成熟理念,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建波.大数据城市交通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8(25):20-21. [2]刘军民,何志维,刘国胜等.基于e8C探针的客户感知运营体系[J].电信科学,2017,33(S2):295-302.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