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流行过的智能背包们为什么都凉了
如果说万众创业带来的是智能硬件创业热情和想法,那众筹平台的快速发展无疑成为了滋生和孕育这些想法的土壤,并让其中一些成功落地结果。 根据鸣金网的统计,在 2015 年 5 月 31 日时,全国比较知名的 9 家知名众筹平台的募资规模达到 38.08 亿元,成功发起 1198 个项目。 京东众筹、淘宝众筹、青橘众筹、天使汇等都是当年在智能硬件领域非常有名的众筹平台,各种稀奇古怪的智能硬件都从这些众筹平台中诞生,一时间这些众筹平台都有点硬件工厂的意思。 2016 年以前这些众筹平台上都是什么样的产品?在知乎有一个话题叫「有哪些特别扯淡的智能硬件」,其中得到高票数的回答几乎都在 2016 年之前。 代表性产品如智能水杯、智能饭盒、智能卫生棉条、骨传导音乐睡眠枕头、智能钢笔、智能珠宝等等。 归类来看的话,一种很像老年人养生骗局一样,只不过把之前什么磁化水之类的行为换成了智能提醒喝水,记录饮水习惯,播放音乐放松身体助眠等等。 ▲ 校正坐姿的智能笔 . 图片来自:搜狐 另一种则是强行智能,比如智能卫生棉条、智能笔、智能珠宝等等,从逻辑上就不通,智能钢笔妄图用那么一丁点大的传感器来改善小孩子坐姿和握姿,不然笔尖就会缩回去,还会用语音提醒。但是概念全是生搬硬凑,实际体验又差到不行。 就像当时大部分的智能硬件一样,经过几次大浪淘沙般的淘汰赛后,那些不实用的,强行蹭上智能车的产品如今已经杳无声息,而智能背包也已经逐渐从从业者的视线中淡出。 智能背包的消失和这今年共享经济以及科技无线化的快速发展也有着直接关系。在共享充电宝走上街头大部分商铺之后,带充电宝出门这一行为的必要就被大幅度降低了,同时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随时随地充电」逐渐被「快速充好电」这一概念取代。 另一方面,原先为充电线和耳机线进行的设计,随着 TWS 真无线耳机与无线充电的流行也逐渐不再成为优势,线材的必要性乃至理线这一行为,都被无线化带来的优势抛之脑后。 这些都是智能背包等产品逐渐从我们眼前消失的直接原因,而背包这一概念也终于回归到最原始的需求上,只是许多背包在内部空间仍旧保留了笔记本电脑和 iPad 的夹层区域,功能分区更加合理。 翻回头来看,快充和无线化带来的便利性固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更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产品本身的「智能概念」过于脆弱。这些智能附加价值既非刚需,又和产品本身连接不够紧密。 那么有价值的做法是什么?成功存活下来的小米生态链就是一个不错的答案,或许他并非一个标准答案,但它的成功发展一定有其价值所在。 在小米生态链产品中,最成功的产品应该要数小米手环,凭借着小米手环的低价和巨大的出货量,小米在智能穿戴市场牢牢占据着第二的位置。智能穿戴设备也是少数还有影响力的智能硬件,而从去年到今年,智能穿戴设备甚至还出现了一波回潮,尤其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都推出了数款新品。 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是智能家居。在小米之家的店铺中,除了手机及周边产品之外就属智能家居类产品了。从人体传感器到灯泡,从落地扇到电动拖把,从空气净化器到净水器,都是会直接影响人与家庭环境关系和交互的产品。 在小米的生活类电商平台「小米有品」中同样也有众筹版块,从今天来看,目前在众筹的商品已经很少见当初那种不实用的产品,更多的是纯粹生活类用品,或者能够连接米家的产品。 我上个月在小米众筹买了一台带无线充电的紫外线消毒盒,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产品,只有一个按钮,按下就会自动启动紫外线消毒,上面的盖子则可以无线充电。 如果是在几年前,这个产品可能会具有蓝牙连接或者 Wi-Fi 连接,能够 app 控制开关,完成后能够 app 提醒等等。但一款「正常的消毒盒」其实只需要一根电源线和一个开关。 当年智能硬件潮最劲头最大的时候,大家想的是「不管什么产品先加上智能再说」,这其实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有句话叫「只有浪潮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这次硬件创业浪潮也为我们检验了究竟什么产品,以什么形式切入智能领域能够活下来,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经过这些浪潮活下来的产品才会更具实用性和生命力。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