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打造的下一款“ IE ”,居然让谷歌慌了
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IE 每一代都基本是跟随着 Windows 的迭代而迭代。在 XP 推出五年之后的 Vieta 上,IE7 才得以发布,之后的 IE 8 — 11 的大版本更新,也都是跟随着 Win 7、8、8.1 的升级规律而来。 但事实证明,庞大的操作系统基数给 IE 带来了完美开局,但互联网的服务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微软从 IE6 的小修小补,到慢悠悠地推出 IE7 的这五年间,谷歌推出了 Google Ads、Gmail 和 Google,推出了移动端的谷歌搜索,以及收购了 YouTube。 而苹果则正式让同步工具 iTunes 接入了网上音乐商店,通过 iPods+正版化数字音乐的组合,卖出了十亿首歌,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大的音乐分发商。 谷歌和苹果的崛起证明了,21 世纪的互联网入口,已经不仅只有浏览器。必要的邮件、地图服务,都可以在线上进行完成,而微软的服务都想着通过臃肿的本地软件去完成,IE 开发团队的断层更是一个问题。 伴随着微软的迟钝反应,对手们终于开始反击了。 2004 年,网景的遗产继承者 Firefox 出炉,2008 年 Chrome 正式问世,这两者主打开源平台,邀请开发者进行维护,支持插件,并且都进行了频繁更新:Firefox10 年内更新了 20 个大版本,目前 70 个;Chrome 五年内更新了 30 个大版本,目前 80 个。 而 IE 只能拥有冗长的更新周期,其兼容性、反应速度、丰富度,已经远落后于其他浏览器。2012 年,Chrome 正式超越 IE,成为了第一大浏览器,Firefox 紧随 IE 其后。 而在之后,微软在 IE10 和 11 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依然没有甩脱稳定性糟糕的帽子。2015 年,微软宣布,正式放弃 IE11,另起炉灶编写 Edge。 到了 Edge,微软终于甩掉了 IE 的历史包袱。坦白来讲,就打开速度和内存表现来看,Edge 的不少指标甚至超过了 Chrome,成为了一款很不错的基础浏览器。 但 Edge 还是失败了:它的更新策略还是跟随着系统进行小更新,而 Chrome 每周都能有 beta;Edge 并且无法在 Win8 以前的机器上使用,兼容性和 Bug 得不到修复又成了问题;并且大家都吃惯了开源浏览器带来的插件蛋糕,封闭的 Edge 自然不会吸引到 Chrome 用户。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互联网泡沫之前就崛起的公司,微软本质上很看重商业变现,如果产品带来的效益并不乐观,那就一定不会排在很高的优先级上。这和苹果谷歌这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壮大的公司发展思路有着截然的不同。 而在 " 生意人 " 鲍尔默下台,Azure 负责人纳德拉执掌微软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Windows10 接入云服务、Office 365 的壮大、收购 Github、.net 的开源、扩大 VS Studio 的移植性、发力云服务 …… 微软在这几年里,正在重新拥抱开发者,并且逐渐转向服务向公司。 而在 Edge 的失败之后,微软也痛定思痛,要对 Edge 进行一次彻底的 " 改革 "。在 2018 年 12 月,微软表示,桌面版 Edge 将会使用 Chromium 内核,以取代目前的 EdgeHTML。而在之前,微软就开始在 Chromium 项目中贡献代码。 在 2020 年 1 月 16 日,在经过一年的 beta 测试后,微软终于放出了 Edge 的正式版本,用户们的结果表明,新版 Edge 大大超过他们对微软浏览器的固有印象。 首先,新版 Edge 支持从移动端到桌面端的各大操作系统,包括 MacOS 以及停止更新的 Windows 7;并且,和国内的 " 换皮 "Chrome 浏览器相比,Edge 的版本号能够时刻保持最新;并且正式脱离跟随系统更新的策略,可以独立更新。 并且,Edge 也支持插件安装,尽管我们之前提到会弹出 " 警告 ",但是 Edge 依然能够使用谷歌商店内的插件,并且改善了 Chrome 吃内存的问题,且依旧兼容原先的 "IE 打开 "。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