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押注”的底气从何而来?细品IBM混合云与AI平台的三大能力

发布时间:2020-11-20 12:56:01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网
导读:1969年,两位宇航员走下阿波罗11号的舷梯,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

1969年,两位宇航员走下阿波罗11号的舷梯,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关键一步,是NASA的一次高光时刻,也是IBM计算机的辉煌时代。连接这两个相距超过30万公里的星球的,正是IBM System/ 360大型机——即IBM发展史上的第一平台。

从那之后的50多年来,IBM始终站在航天事业的背后,陪着宇航员“上天”。只不过,这些“看不见的伙伴”,不再只是IBM主机,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角色。就在去年,IBM 利用Watson AI 技术,与法国空中客车和德国航天局合作打造了一个名为CIMON的AI机器人,作为人类的第一个AI宇航员助手,CIMON登上了太空。而这,则是IBM第四平台的核心之一——人工智能。

今年,IBM新任CEO Arvind Krishna明确把混合云和AI 作为IBM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在继主机、服务、中间件之后,混合云和AI成为IBM发展史上的第四个平台,Arvind认为,它将比前三大平台的发展“更持久”。为了推进这样的变化,IBM在上个月继续宣布,将拆分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的基础架构管理服务业务,成立一家独立的新公司(NewCo),从而让自己更专注于混合云和AI平台的发展。

IBM对于此次转型的决心,显而易见。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 (Alain C. Benichou) 表示:“如今的‘云’绝不是一个‘公有云’就可以代表的,我们认为,这个概念已经到了终结的时候。现在很多企业都处于混合多云环境,他们希望获得更敏捷的管理方式。”

“押注”的底气从何而来?细品IBM混合云与AI平台的三大能力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包卓蓝

他表示,在迈向云端的过程中,企业正在面临四个挑战:第一,是多家厂商基础设施运维支持;第二,是混合云环境中微服务应用的管理复杂性;第三,是云计算成本的增加和供应商锁定风险;第四,是企业缺乏足够的IT技能来支持应用的快速开发,弹性和敏捷性,上市慢。“所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开放式混合云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主流平台。”包卓蓝强调。

不止是决心,IBM在这个领域的信心,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信心,来自于IBM混合云与AI平台所具备的三大能力——即技术能力、生态能力和服务能力。

技术能力——做“业界唯一”

据包卓蓝介绍, IBM基于红帽OpenShift打造的开放式混合多云平台及其云转型解决方案IBM Cloud Paks,是“业界唯一”能够实现容器在不同的云平台以及本地环境中无缝迁移的平台和解决方案。正因如此,它可以帮助企业解除厂商的锁定,同时简化对混合多云架构的管理。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总经理缪可延用“盖房子”的比喻做了进一步解释:”IBM的前三大平台放在一起,就像是为企业盖好的房子,我们有最好的建筑材料,有物业服务、设计服务,还有很好的中间管理流程。但是,要买下这个房子是比较贵的。而公有云,就像是服务商盖好的出租房或者连锁酒店,有时人多有时人少,大家可以一起用、一起拼。”

“押注”的底气从何而来?细品IBM混合云与AI平台的三大能力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总经理 缪可延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有的人会同时“买房”和“租房”,但是,因为每个房子的“钥匙”不同,管理起来就会很麻烦。“所以,IBM给所有房子加了一个灵活的底座,即红帽的OpenShift。在这之上,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移动上面的房子,甚至,每间房子的房卡还是互通的,可以被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去年,IBM推出了Cloud Paks企业级容器化解决方案,包含应用、数据、集成、自动化、多云管理、安全性等六大应用,不仅基于OpenShift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并且通过预集成的解决方案,还为企业简化了很多技术难题。

比如,利用IBM Cloud Pak for Applications内置的开发者工具和流程,企业就可以快速构建云原生应用,并且这些应用还可以部署在任何云上,实现一次开发、随处构建,避免重复开发;再比如,IBM提供的Cloud Pak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 ,还可以帮助企业在混合多云环境中,通过一致的应用可见性、自动化和治理,实现无缝的管理体验。

据缪可延介绍,目前这些产品在大中华区已经拥有74个客户,这些客户中,既有IBM的“老本行”,包括大金融、大制造,也有跨界探索的新行业。举例来说,上海商业银行通过IBM Cloud Pak for Integration搭建了面向未来的API平台,向敏捷集成的智慧型银行全速迈进;扬子江药业则利用IBM Cloud Pak for Automation,梳理了14类业务流程,通过开放原有应用系统的业务功能,实现了跨系统的自动化调用和复用。

除此之外,IBM也在尝试进入其它领域。“不久前,我们服务了一个足部保健的连锁公司,利用IBM Cloud Paks,该公司实现了在全国各城市部署的不同系统的统一管理和运营。”缪可延告诉至顶网记者,“我们的技术正在支持我们以更多新的形式、服务于更多的客户。一年多来,我们的客户业态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生态能力——做一个“连接者”

当然,实现这种“跨界”凭的不再只是IBM的一己之力。生态的合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包卓蓝所说,IBM开放式的混合云平台是包罗万象的,它包括很多云的软件和硬件,需要一个更强大而广泛的生态系统。所以,基于IBM Cloud Paks提供的技术能力,IBM中国还推出了行业生态云EcoCloud,其核心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了DevOps服务、多服务集成、App商店、API商店、云市场、安全和合规服务。通过统一入口、多元可变现场景、价值链端到端覆盖,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体验,为生态云系统里的服务提供方实现业务上线和业务创新,并为服务订阅方实现业务消费的功能。

打个比方,这个生态云就像是IBM为企业做的一个APP Store,在这里面,IBM可以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连接,也可以帮助客户与他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连接。“在这个生态中,IBM希望成为一个连接者和技术合作伙伴,既可以跟客户一起打造属于他们的生态,也可以一起去做跨界、混搭、开放,构建更大的发展平台,一起寻找更好的业务成长机会。”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叶明表示。

“押注”的底气从何而来?细品IBM混合云与AI平台的三大能力

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 叶明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