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100问「决策篇」:为企业上云“掌舵”
答:企业流程和业务的自动化主要聚焦在内容捕获(Capture)、内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流程管理(BPM)和规则决策管理(ODM)的解决方案。这些功能运行在统一的容器中,可以提升企业流程自动化过程中的部署、运行和管理问题,同时收集到平台上运行着的各类流程自动化数据并加以分析,提供企业全新的围绕业务自动化的洞察力。这些业务洞察为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IBM Cloud Pak for Automation 是开放并可扩展的智能业务自动化平台,提供内容捕获、内容管理、流程管理、规则决策管理业务流程自动化端到端的能力。另外,企业可以借助RPA结合机器学习和Cloud Pak for Automation的组合,结合知识型员工,增强员工和数字劳动力队伍。以增强人工智能导向决策的超自动化为目标,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业务连续性和一致性。在Gartner2020年科技发展趋势报告中,超自动化会是引领下个十年的十大科技重点之一。 问: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迁移方案? 答:一般来说,云迁移会涉及以下几个环节。评估设计:评估现有的系统架构,充分考虑对迁移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方案作出整体迁移方案设计;测试验证:通过POC测试、性能测试验证迁移方案的可行性,确认网络带宽、迁移时长、迁移工具等方案细节;环境部署:在目标部署方案中的资源,并完成相应安全策略配置,对目标环境、迁移链路做联通测试;迁移上线:执行迁移操作,完成数据、文件、主机、大数据等的迁移,做完成的业务功能验证,将线上流量切换至目标环境;云上优化:根据云上的监控数据和需求痛点,做云上的系统优化,适当考虑用户系统的适配性优化。 问:企业上云步骤有哪些? 答:企业上云工程比较复杂、繁琐,可能需要从企业的价值链分析、建模,到业务流程的重构,再到应用系统的适配云化开发,以及基础设施的云计算环境构建,一环扣一环,因此,需要上层领导重视、中层主导、下层实施,建立一体化的推进组织,才能更好的完成云化建设。同时,企业也要根据不同的系统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策略、完成业务流程完全重构,开发新的业务系统,采用新的技术上云。 比如,有的企业会专门相关对项目组甚至部门制定整体计划,并负责推进执行、协调各方资源、各部门、以及技术提供方等共同推进计划。 在部署实施阶段,基础设施需要根据云计算整体规划、资源池方案、实施工艺、系统资源需求清单等,构建云计算资源池、供给资源,提供应用系统上线基础环境。在数据迁移过程中,需根据旧系统需求,做数据清洗、转换、迁移进入新系统环境,这个过程可以使用数据库迁移(如ADG、MySQL主从同步等)方案、存储同步方案(NAS、SAN等)、工具迁移方案进行数据迁移工作。 应用系统正式上线前,要完成各类测试,部署完成后再将业务切换至新系统运行,这期间可能涉及多系统联合上线,应做好上线失败后的回退方案;网络切换过程中,需留意网络访问关系开通、DNS切换等网络切换工作;在平台切换中,会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启动、运行,需保证迁移环境的系统部署一切正常;应用切换中,涉及外部关联应用系统的切换、本应用的切换等等,最后还要做业务验证。 问:企业上云对第一需求是确保数据留存本地以满足合规性要求,如何选型? 答:数据留存本地并且要上云,优先选择私有云。而如果还要保持业务灵活性和成本优势,可以构建混合云。混合云可以使企业灵活地在不同选项之间切换,同时也可以灵活更改供应商和服务。但是,只要上云,企业就无法避免数据的跨云迁移,由此在数据一致性、低时延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挑战。同时,在安全方面,牵涉到各个云服务商的安全能力差异、企业自身对安全的要求,以及各国法规遵从等综合因素的难题。 IBM Spectrum Virtualize 可以兼容多于450中现有的磁盘系统,也可以兼容AWS、阿里等云平台,让本地的数据可以与混合云的数据进行顺畅交互,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同步。同时,这款解决方案支持Cloud Pak封装方式,集成非常方便。 问:企业应该如何选择上云方向?公有云及混合云? 答: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上云的方向,既要满足监管的要求、业务的需求,也要考虑自身能力,切不可选择与自身技术实力不匹配的方向。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盈利能力较强,抗风险能力较高,IT基础设施投入较大,一般都会选择自建私有云,同时会考虑输出部分云计算能力给其他分子公司,以及中小微企业使用; 对于小型企业来说,IT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要小,可以选择技术厂商提供的混合云或者行业云服务,出于数据考虑,可以将核心业务系统部署在私有云中,其他系统使用公有云或行业云部署,以此降低IT投入成本。 对于对微小企业来说,由于对于成本比较敏感,IT投入比较少,可以选择把业务部署在行业云或者公有云,甚至完全托管在其之上,将精力聚焦在业务发展上,用最小的成本承载更多的业务。 其中,特别强调一下对监管要求明确的企业,比如银行、证券、保险等,有银保监会、证监会监管,对于系统的高可用级别、灾备能力、数据安全等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使用安全等保三级及以上的云。 问:将现有系统迁移到混合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云迁移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将数据中心应用、业务系统、各类数据迁移到云平台,还需要确保应用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企业的业务系统在上云时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步骤逐步上云。下面总结几种策略: 第一种,从外围应用到核心应用。比如HR系统、办公OA、邮件系统、考勤、日志管理等非核心应用,可以先做系统改造或者直接使用云应用;随后,再对一般交易性系统进行重构或云化,比如渠道类网站、监控、呼叫中心等等;最后,才是核心的交易类系统,如网银、手机银行、信贷、财务会计、代收代付等系统。 第二种,从简单到复杂。先从WEB服务器、应用AP服务器入手,建立对应的资源池,实现云化部署,再建立云数据库、分布式云数据库,实现数据库云化,最后逐步将所有基础设施都进行云化部署。 第三种,从核心应用到外围应用。比如说,一些银行机构,在构建新一代核心系统时,会集中所有力量对核心系统进行重构,然后逐步下线旧系统,慢慢完成云化改造。 问:传统应用云化过程是否可以实现智能化?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