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混合云100问「决策篇」:为企业上云“掌舵”

发布时间:2020-09-18 09:38:41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网
导读:问:何谓混合云? 答:混合云不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场所,它是一种云计算技术的存在形式,由私有云(本地或托管/托管)和公有云的组合而成。不过,混合云并不是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简单组合,而是将这两者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任务的统一调度和编排。混合云让

问:何谓混合云?

答:混合云不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场所,它是一种云计算技术的存在形式,由私有云(本地或托管/托管)和公有云的组合而成。不过,混合云并不是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简单组合,而是将这两者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任务的统一调度和编排。混合云让企业可以为合适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工作负载,并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变化而移动工作负载。

问:混合云与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关系?

答:今天很多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混合云可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很好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助力商业和运营模式转型,此时企业需要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和测试新概念的能力,而又不能影响现有业务正常开展。如果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来做这种实验,会带来很多安全、合规等方面的问题、成本也很高。如果采用混合云则灵活得多,而且一旦成功也可以方便地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迁移。第二是优化业务功能和降低成本。公有云非常适用于非生产性应用、灾难恢复和长期保存数据,借此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而业务应用程序可能需要保持隔离或对延迟敏感时,私有云和托管私有云更有优势。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好的优化成本,同时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大的支持。

问:混合云有哪些特点或者说优势?

答:混合云最大的两个卖点是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它让企业可以享受云时代的技术红利,能快速扩展以应对突发的和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同时还能保留对数据的更大控制权,并可以优化成本。比如,对于敏感信息可以保留在企业防火墙内的自有数据中心内(私有云),而一般数据可以放到企业防火墙之外的公有云上。而在灵活方面,一个典型场景是在利用公有云来解决业务连续性问题,在突发需求和私有云发生故障时,利用公有云来支持业务正常运行。

问:混合云与多云有何区别?

答:多云是一种部署云的策略,而混合云是一种技术的组合。多云是混合来自不同提供商的云服务,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工作负载需求,但它们之间没有连接或协调,而混合云随混合了不同种类的云,同时实现了统一编排和集成的。另外,多云一定是多厂商的,不会有人告诉你,它提供的是多云,而混合云可以是某一个厂商提供的。虽然没有明确定义这一点,但实践中,多云更多地强调多个公有云的组合,而混合云一定是私有云与公有云的组合。

问:混合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答:首先是安全能力,即使将任务关键型数据移至云端,也可以确保数据安全,免遭任何漏洞和复杂网络攻击影响。其次,是灵活性,获得易于扩展的必要的混合云服务器以实现增长,同时所具有的硬件和软件可协同处理各种工作负载。其三是可靠性,通过面向混合云基础架构的大型机加爵方案和多层存储,彻底改造应用和数据组合。

问: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混合云平台?

答:Cloud Pak建立在开源技术的基础上,其中包括企业就绪型 Kubernetes容器平台红帽OpenShift和优秀的企业Linux平台红帽企业Linux等;旨在帮助客户实现随时随地运行任何应用的愿景,企业只需一次性构建关键任务应用,就可以在主流的公有云或私有云上运行,包括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阿里云、IBM云。

问:企业如何评估自身是否需要混合云架构?

答:要评估企业是否需要混合云架构,首先要搞清楚不同云形态的特点,比如公有云的优点是成本低、敏捷、灵活、使用方便,私有云的优点是可控、安全、高可用。其次,要依据企业自身的规模、业务复杂性、业务多样性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公有云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业务需求,可以按需付费,降低使用成本;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尤其是对安全合规有明确要求的企业或机构来说,公有云往往是不够用的,可以选择把与用户连接的非敏感数据放在公有云,以提升用户体验,把核心系统及其敏感数据放在私有云或本地数据中心,以满足监管和合规要求。

总的来说,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比如运行周期、服务质量、安全合规等,以不同的方式细分云工作负载。这意味着,混合云将是企业平衡创新、安全、成本等因素的“最优解”,将成为未来企业构建IT环境的基调。而如何在不同的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本地数据中心之间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和统一管理也将成为企业将面临的新挑战。

问:云计算要求技术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在人员能力方面的挑战大如何解决?

答:传统的IT人员,开发团队和基础架构团队保持独立。而在一个混合环境中,技能不再是诸如配置服务器之类的单一技能组合,更多地是与每个人如何使用基于云的工具来管理和监控可伸缩性有关,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同时具备新的技能和旧的技能。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对内部人员进行能力培养还是从外部引入新的人才,都将是不少的成本投入。而这,也是阻碍企业采用新技术的一大阻碍。因此,拥有更低门槛、更丰富功能和工具的技术平台也许会成为企业解决人员问题的选择。

比如,IBM Cloud Paks提供的就是提前预先集成的容器软件服务,简化应用部署和管理,并且可以一次构建、随处运行,允许用户非常快速、轻松地把应用部署到基于Kubernetes 的容器编排平台上。除此之外,IBM Cloud Paks还集成了大量的数据管理、人工智能、自动化、多云管理等相关技术和工具,可以大大降低技术的使用门槛。

问:架构设计中,敏态与稳态需求怎么权衡?

答:在上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应用系统能够上云,哪些系统不上云。简单的原则是,重负载、IO高、响应时间要求高的系统不适合上云。业务系统上云,不是为了上云而上云,最重要是要能够发挥出云的特点,达到云原生的效果,实现CI/CD,开发运维一体化敏捷管理。

如果关键系统要上云,那么一定要保证后台架构的稳定性,具体可以采用基于微服务的混合多云架构,当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可以把应用快速迁移部署到另一个环境。同时,这也是满足前端业务敏捷响应和快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

问:混合云是企业实现业务自动化的必要条件吗?

答:混合云不再是一种战术上的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战略途径,可帮助企业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IT 领导者必须精心设计混合多云环境,将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和设备联系起来,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业务自动化方面这就需要可提高生产力并提供支持创新,同时兼具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平台。 IBM Cloud Pak for Automation 是开放并可扩展的智能业务自动化平台,提供内容捕获、内容管理、流程管理、规则决策管理的能力。这些功能运行在整合、统一的容器中,不仅提升了企业流程自动化过程中的部署、运行和管理问题,同时提供了全新的 围绕业务自动化的洞察力,并从收集到平台上运行着的各类流程自动化数据 加以分析,进一步优化运营。

问:实现企业流程和业务的自动化,需要什么样的底层架构做支持?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