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网站设计 > 教程 > 正文

“家里蹲”引发数据海啸,欧洲互联网巨头们为何只限流,不扩容?

发布时间:2020-03-28 12:58:35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钛媒体
导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脑极体 欧洲疫情严重之后,欣慰的是群众们终于开始自觉“家里蹲”了,但运营商又开始发愁了。 因为网上冲浪的需求增加,已经让欧洲互联网出现了严重的拥堵问题。 尽管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Orange、沃达丰(Vodafone)、Masmovil

比如阿里巴巴相继在张北、深圳、上海、青岛等地定制数据中心;腾讯在上海、深圳、重庆、天津进行东南西北数据中心部署。所以在疫情期间,无论是医院系统上云,还是云端视频会议协作,亦或是游戏、视频等富媒体娱乐,都可以快速地支撑起来。

可以说,在IDC产业上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先、自主可控、智能优化,都是能够快速扩容的保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差异也是影响网络扩容速度的一个关键因子。

环保一直是欧洲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数据中心的耗能问题也备受关注。在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70%的被访者(企业CIO首席信息官)认为电力和制冷问题是他们数据中心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在欧洲,3年的纯能源成本消耗甚至已经2倍于设备购置成本。

所以比起扩建数据中心,欧洲更倾向于倡导节约使用网络。

比如欧洲疫情期间,法国的运营商就计划实行“数字纪律”(“digital discipline”),以确保网络容量不被过多无意义的使用;西班牙的网络运营商也向用户发出请求,希望他们负责任地使用电信网络。

山川异域,风月同网。总体来看,不同的地域风貌也造就了一个社会对网络海啸的不同态度,但努力解决问题却是一致的追求。

疫情之后,我们如何面对新世界的带宽挑战?

疫情导致的流量海啸终会过去,但需要思考的是,伴随着富媒体业务逐渐向高清化、虚拟交互等趋势发展,由此带来的带宽压力将持续拷问现有网络;

与此同时,5G、车联网等带动的边缘计算,更会带来数据的大规模增长和网络需求。

未来网络管理会如何发展,在我们看来有以下方向:

一方面,5G业务会激发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建设。

众所周知,5G支持的终端密度很大,自然也会带来惊人的数据量。比如无人驾驶、5G智能手机、智慧医疗、云游戏、8k视频、AR/VR等等,都需要极低时延的网络来保障用户体验。

而边缘数据中心的部署,能够把核心节点的IT资源迁移到基站侧,由此让网络资源更靠近用户,从而有效减少延迟。

举个例子,VR技术中,包括了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等,现有的网络架构很难满足VR所需要的快速响应。边缘数据中心与5G网络的技术架构,才能真正增强其终端的运算能力,带来体验上的突破。

同理,将计算资源下沉到边缘数据中心,如通信基站、小基站等,可以让附近的车联网实施高效地完成一系列复杂计算,从而更精准地完成安全避让、物体识别、交通流量分析等操作,让自动驾驶真正得以落地。

届时,人们观看Netflix或YouTube视频时,也可以不用刻意降低清晰度,通过边缘网络,P2P下载流量可以实现本地疏导,进而减少对带宽的浪费,缓解网络压力。

同时,加速绿色数据中心的迭代。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的数据中心吃掉了1608.89亿千瓦时电量,比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1567亿千瓦时)还多,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未含港澳台数据)。

也因此,不少一线城市开始限制数据中心的规模。北京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上海则要求到2020年,全市互联网数据中心新建机架控制在6万个,总规模控制在16万个。

这也会直接带动上游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迭代,在节能、算法等层面展开新的PK,进而引发新一轮产业格局地震。

例如,DeepMind团队就使用数据中心的大量运营参数数据来训练其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系统,包括数据中心温度、和电力分配等,目标是降低PUE值(PowerUsageEffectiveness,数据中心设施电源能耗与计算能耗的比率)。

而位于张北的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同时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每年只有约15天是传统模式制冷,由此将数据中心能耗降低了59%,PUE最低至1.13,成为目前全球最节能的数据中心之一。

总体来说,“家里蹲”网上冲浪,或许只是疫情期间的一件小事,也让我们见到了不同社会与国家不同的解题方式。

高清视频可以不看,但走向明天的信心必不可少,加油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