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资深Leader:组建技术团队的一些思考
绩效考核的 3 个维度 业务结果 阿里有个文雅的说法是: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付酬。还有个话糙理不糙的说法是: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你觉得哪一句对你的胃口就看哪一句。 配置在业务 BU 的算法团队,帮助业务目标达成肯定是首要任务。今年以来,AI 行业也都渐渐挤出泡沫,回归本质,开始强调创造业务价值了。 能力进步 从价值观上讲,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从业务需求讲,量级越来越大,业务形态越来越复杂,老算法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 从团队利益讲,成员的能力进步可以扩展团队的能力雷达图。 参加百阿的时候,一位讲师的发言我到现在都记得:在座的各位最终都是要离开阿里的,离开的时候无非两种情况: 公司不要你了。 你不要公司了。 怎么离开,取决于是你的能力提高快,还是公司对能力的要求提高快。 技术影响力 什么是技术影响力? 有形物:Paper 、竞赛成绩、著作、专利、 ATA 文章等。 无形物:对内对外合作、对外 PR 、对内分享、组织机构任职、参会做报告等。 为什么要建设技术影响力? 原因有如下几点: 团队的四项基本能力:连接、生产、传播、服务,其中“传播”就需要技术影响力。 CRO 线的使命“四心”中,有一条叫“让监管单位放心”。技术影响力是让监管放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商业化需要资质:搞过投标的同学都知道。 招聘需要名气:对候选人讲解我们的技术水平时,如果用内部业务举例,不容易产生共鸣;但是如果直接亮出顶会论文、刷榜名次之类的,对方马上就懂了。 个人的市场价值需要证明: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个人技术品牌,到哪都能带着。 假定一个场景,有人问:“你说这个业务做得好,说明你的算法水平高。会不会换一个人能够做得更好?”你打算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再假定一个场景,你打算给自己团队的算法能力定性为“xx 领先”或者“xx 第一梯队”,如果没有硬核的技术影响力做支撑,是否还能理直气壮? 平等性 团队协作的基础是团结,团结的基础是平等。 平等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考核过程中尽可能只衡量以上三项,不去考虑地域、教育背景、从业经历、之前表现、颜值、性别、个人动向等等其他因素。 我认为:结果体现的就是能力,直截了当,最能服众。 当然,这个世界上是否有完全客观的判断?或者,完全客观的判断如果存在,是不是就是最合适的? 我不知道答案。不过,我觉得不能因为做不到完全的平等而放弃追求平等。 彩蛋 感谢你耐心地坚持看到这里,作为奖励,我故意把正文里一些重要内容放在了这里,尤其是像招聘这种主管的核心技能。 招聘 招聘是主管的基本功;招聘做好了,团队已经成功了一半。 之前在 CV 团队,不光给自己招,也给几乎所有兄弟团队招,很高兴地看到这些同学已经在建功立业了。 先摆一下这几年来招聘任务的量: 几年来累积的招聘任务数量 大家肯定会问:这么多简历,哪来的?我所在的 BU 在外知名度还不算高,很少能收到主动投递的简历,所谓的合作猎头从来就没起到过作用,只能自己想办法。 来源包括: 采蜜 社交网站 内推 去各种会上收 希望以后团队的对外影响力越来越大,我能够躺着被简历淹死。 再掰开了说,以采蜜为例,就有很多苦操作,比如之前社招简历是每天夜里12点超期释放,就天天蹲守;校招公海池是每天晚上 8 点开闸,就要天天拼手速;还有候选人被其他 BU 持有不放,就各种协调乃至扯皮…… 举个例子,大团队内有位同学,当初我是在出差路上,出租车上挂上 VPN 抢到的简历。 在招聘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当你只接触过百级别的候选人时,不容易招到人;但是如果你接触过千级别的候选人,招聘的难度明显下降了。 原因大约是,在广撒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个高可能性的候选人池子,池子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产生合适的候选人就不那么难了。 关于“嫡系” 从 CV 团队换到 NLP 团队接手的时候, HR 询问是否需要从原团队带一个人到新团队。 我考虑之后答复不带。因为,我需要快速地和新团队的同学们建立信任感,并且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 如果我带一个同学过去,新团队的同学怎么看?他们会在心里说:看,那个人是主管带过来的,是亲信。 这样很容易在我和同学之间产生距离与疑虑。同样的,原来团队的同学会想:看,主管带走的那个人是他最信任的,我不是。 团队的持续发展需要海纳百川,搞出类似“嫡系”和“非嫡系”这种分群,长久来看是会制约团队能达到的的高度,也会制约主管的高度。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除了出勤之类,在工作成果的真实性上主管也只能选择信任下属,原因很简单:如果 10 个下属每周报告的结果,主管都去亲手验证一遍,可能一个星期还不够。 但是,信任同时也是很容易被打破的——一旦主管发现下属报告的结果有故意虚报浮夸的部分,后续就很难再默认信任 TA 。 类似的,某些人的周报总是花团锦簇高歌猛进,但是一年下来模型的效果效率并没有提升,大家只能选择默认不相信。 前面说的都是主管要信任下属,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下属是否需要默认信任主管呢?为什么? 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阿里有句老话:加班是对的,不加班也是对的,只有不完成工作是不对的。 我从内心里不喜欢长时间高强度加班。为了赶一下进度,阶段性地温和加班一下,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长期需要高强度加班,那一定是主管的计划、评估或者安排出了问题。 最近刚和两个同学聊过,因为他们回家太晚或者周末来公司加班,我担心是自己有什么做错了。 当然了,这一点我自己做得也不好,尤其是接手初期百废待兴的时候,经常工作到很晚,周末做几个面试。 前些天做新六脉神剑培训,传橙官说得特别好:“认真生活,快乐工作”这一条,主管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如果你自己都苦哈哈的,下面的同学怎么快乐得起来? 深以为然,于是我打算坚决落实领导指示,定个小目标:每周三天按时下班,目前已经坚持了三个星期。 参考文献:吴军的《见识》、《态度》、《格局》、《浪潮之巅》、《全球科技通识》。本文中一些内容的源头来自以上书籍。 作者:张荣,花名威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